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面臨挑戰(4)

標籤:

【大紀元2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2月24日報導) 中國在五年前平穩渡過了亞洲金融危機,去年又在全球經濟低迷之中保持了高速增長,而且增長前景普遍看好。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美國學者開始對中國經濟持較為樂觀的態度。但是,他們大多認為,中國要保持高速增長依然面臨不少重大的困難。

*首要問題:改革投資機制*

匹茨堡大學教授托馬斯﹒羅斯基指出,中國面對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改革投資機制。

羅斯基說:“我認為,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投資系統和國家資產管理系統。我認為,這個系統是一片混亂。我的中國朋友也同意我的看法。朱鎔基總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中國要盡快制定方案,改革金融系統。朱鎔基是一個講話直率的人。他坦承,中國搞改革25年了,但還不知道應該如何改革金融體制。”

*投資模式受季節和政治擺布*

羅斯基批評說,中國現在的投資管理系統跟三十年前沒有什麼區別。多少年來,中國的投資模式都隨著季節和政治大幅度擺動,停停走走。

羅斯基指出:“這個亟待改革的系統把巨大的資金投入了失敗的項目, 不能夠創造就業就會、不能夠創造新的產品、不能夠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不能夠生產利潤。它只能使金融系統越來越緊張,產生越來越多的壞帳,直接威脅著中國往西部吸引投資的努力和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

羅斯基以商業建築的情況為例說,中國各地動工修建的工程很多,但相當多都沒有完成。 從1999年到2002年,竣工率只有百分之七,大量的建築都是建了一半就撂下了。而房子賣出去的比率就更低。羅斯基認為,投資的大量浪費不可能不影響到將來的經濟增長。

*各地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但是長期在中國從事研究的耶魯大學社會學教授德博拉﹒戴維斯女士表示,根據她在中國的觀察,各地的商業建築情況有很大差別。

戴維斯女士說:“商業建築過剩的情況是真實的,嚴重的。對此我並無異議。但是,當你親臨實地進行考察的時候,你就會看到,各地的情況不盡相同。深圳最大的商業建築在竣工前就全部賣掉了,竣工後很快住進了用戶。”

*房地產問題比表像要嚴重得多*

中國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女士對中國房地產問題進行過專門的研究。她認為房地產問題要比人們知道的嚴重得多。

何清漣說:“中國的房地產過剩, 我在93年就注意到。那時候是過剩3800萬平米。以後逐年上漲。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因為中國房地產投資項目都是拿國家的錢,從銀行貸來的。國營房地產公司從銀行貸款搞建築。整個建築費用的百分之三十在各個環節流失到貪官污吏和參與項目製作的人手裡,盡管賣不出,銀行的錢凍結在那裡。所以過剩房子逐年增加,一直增加到建設部公布從三千萬增加到八千萬平米以後就不再公布這個數據了。”

何清漣認為,投資浪費不僅表現在房地產領域,還表現在許多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比如合肥修建的大型國際機場。機場興建之前缺乏科學論證,結果建好以後旅客流量根本達不到預期。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何清漣說,中國官方愛把基礎建設說成是“築巢引鳳”。結果是巢築好了,但鳳卻沒有來。這是威脅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一個重要問題。

*影響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八大問題*

羅斯基表示,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只想到兩個字,就是“利潤”。但中國的投資系統效率太低,浪費太大,無法適應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美國智囊機構[蘭德公司]的中國經濟專家查爾斯﹒沃爾夫在他所提出的影響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八大主要問題中也包括了投資系統。沃爾夫認為,失業問題、貧困問題、社會動盪、腐敗問題、愛滋病問題、缺水問題、金融問題、軍事衝突這八大問題將不同程度地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

沃爾夫說:“這八大問題要全部出現的可能性不大,但要都不出現也不可能。如果全部出現,雖然不太可能,但打個比喻,中國經濟增長的五臟六腹都將給毀壞。如果只出現了一個,這非常可能,由於許多問題都相互聯繫,所以也足以給中國的經濟增長帶來顯著的影響。”

不過,沃爾夫認為,這些問題有一些已經存在多年,中國政府在過去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比較恰當。今後如果處理得好,有可能把它們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縮小到最低限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印信息技術市場比高低
張清溪:中國經濟成長有玄機
國際經濟專家指大陸東西區域差距問題嚴重
德國舉辦中國經濟與社會現狀研討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