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企業與教育界合作推廣國際企管課程

標籤:

【大紀元3月4日訊】(中央社記者林琳台北四日電)自從一九九八年德國大學開始授予碩士學位,德國拘謹的教育體制有了重大的改變。在新的制度下,不少企業和國內、外的教育機構合作推出企業管理碩士課程,一方面為企業培養人才,也讓德國年輕人不必負笈海外就可修習這項行情看漲的專業。

多年來,全球各地的大學畢業生想要進修企業管理方面的課程,多半會前往美國。如果能獲得一張有份量的文憑,例如哈佛管理學院或是華頓管理學院,通常在求職時是無往不利。德國的大企業也會安排主管階層到國際知名的管理學院進修。

為了讓主管階層的工作專業能夠配合公司的需要成長,一般有前瞻性的企業都會安排工作人員再進修。雖然最近幾年的全球經濟不景氣也影響到德國公司這方面的預算,許多企業仍堅持繼續推動在職進修,並且尋求與教育機構合作,推出相當於企管研究所的德國本土碩士課程。

德國的地方政府也鼓勵業界與國內或是國際教育機構合作成立私立的管理學院。下薩克森邦政府及該地區的一些大企業,在一九九九年與美國的普渡大學Krannert管理學院簽約合作,在漢諾威成立了「德國國際管理學院」。這家開風氣之先的學院以英語授課,吸引了不少外籍學生。今年夏天完成碩士學位的第一批四十七位研究生當中,有三十多位外籍學生。

外國學生對於在德國修習企業管理的課程興趣濃厚,因為他們在德國學習期間可以了解到德國的文化與思維。擁有國際背景和德國學歷,絕對有利於他們到國際觸角既深且廣的德國企業求職。目前漢諾威、斯圖加特及科布蘭茲的管理學院都有不少來自亞洲及東歐的學生。

包括汽車大廠戴姆勒.克萊斯勒等國際知名的德國企業和法蘭克福的大銀行都是這些管理學院的贊助者。「斯圖加特管理及技術學院」的學生有機會到汽車廠及相關產業實習,這些經驗將是他們求職時的優勢。

  在法蘭克福的「法學及財務學院」提供一年即可修業完成的法學碩士學位。這所由銀行業者贊助成立的學院,強調金融及歐盟法令相關的課程,對於東歐地區的企業經理人特別有吸引力,因為包括波蘭等東歐國家預期在未來幾年會陸續被接受加入歐盟,這方面人才恐怕會供不應求。(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盟版權規定對Shein有何影響
俄羅斯法院判處美國士兵三年九個月監禁
布林肯:中共必須停止支持俄羅斯的國防工業
人民幣兌俄盧布跌至1年多來最低 釋何信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