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蘇州孔廟

丁兆德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日訊】

蘇州孔廟創建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知州范仲淹擴地建造孔廟學府,占地 10公頃,建造大成殿、櫺星門、明倫堂、崇圣寺等等。后經戰事被毀。成化十年(1 474年)再度重建。大成殿是孔廟主體建筑,建造主柱均采用楠木,當時曾稱“楠木殿”,宏偉壯觀,殿前鋪設花崗石露台,三面設有石級,露台四周有青石欄杆。殿內有孔子巨幅畫像,慈祥和善,令人尊敬,至今相隔千年,仍能光耀照人,被稱為“全國之最”。 櫺星門六柱三門,石藝文化,雕刻精致,龍舞鳳鳴,嵌有花卉牡丹,气勢非凡,巍峨壯麗。是蘇州市保存最完整的瑰寶。孔廟內古木參天,其中有五棵古銀杏,經受千年風霜,現今仍葉丰茂盛,是古蘇城內一絕。挖泥建池駕橋,養魚觀賞,布局曲折幽雅,“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怡、身居城市而有林泉之樂”。是文人學者相敘最佳場所,意趣相投賦詩作樂,其樂無窮。

孔廟坎坷:蘇州是園林之鄉,孔廟帶有園林色彩。蘇州園林門庭若市,游客如織,門票收入“黃金万兩”。文革期間“破四舊”,批斗“臭老九”,當時張鐵生交“ 白卷”受到老毛贊賞。蘇州孔廟“雪上加霜”,聲望一落千丈,門可羅雀,廟內野草叢生,結蛛布网建巢,坎坷艱辛,缺少經濟來源,無力整修。

文革后期,蘇州出現市民玩古幣熱潮,孔廟有殿堂空間,引進廟內設灘錢幣交流買賣,提供服務,收取攤位管理費,作為經濟來源貼補。繼后又出現“集郵交換”,又招引設攤交換買賣。不定期組織全國性小型古玩進廟設攤買賣。小商小販在廟內開設小型古玩工藝店。建立“書畫拍賣”場所。比較有些“書卷气”,收取佣金彌補經濟收入來源,蘇州孔廟一度“不務正業”歷盡艱難。

附設碑刻博物館:康熙乾隆六下江南,六次駕臨,留下御筆墨寶,康熙賜額:“ 學道不淳”,乾隆御筆:“白鹿遺規”,詩情畫意,勒石立碑。廟內有四大碑刻,“ 天文圖”、“地理圖”、“平江圖”、“帝王紹遠圖”,系宋代遺物,是精粹國寶。

几經滄桑,歷代碑刻散失在民間,也有落在荒無人煙之處,組織人員到處收集,有些碑刻被人為破坏,砸毀斷裂,亦有“粉身碎骨”,面目全非。聘請和培養專業人員辛勤修補,整舊如新,也有斷碑拓片仿摹重刻,重現新貌。勒石碑刻,記載歷史,是歷史檔案可靠佐證。碑刻取材以青石為主,色澤素雅,易于鑿刻,仰慕先賢,以表達敬仰之意,是丰厚歷史文化遺產,有重大研究价值。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氣度恢宏的盛世文化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霍爾班以肖像畫聞名於後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藝復興畫家,霍爾班是以宗教題材開始他的職業生涯的。霍爾班在巴賽爾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畫,這些早期作品顯示出來自丟勒、格呂內瓦爾德和巴爾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國畫家的影響。
  • 菲利普‧利皮(Fra Filippo Lippi)的作品《女子與窗扉邊的男子肖像》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和整個歐洲藝術的里程碑。在意大利肖像畫領域裡,它擁有好幾個第一:第一幅意大利雙人肖像畫、第一幅描繪室內場景的肖像人物,也是第一幅背景是風景的繪畫風格。
  • 揚‧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祕隱居型藝術家(1682─1749年),也是公認18世紀最傑出的荷蘭靜物花卉畫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豐富、具奢華感、色彩飽滿、紋理細緻,以及高度細緻的寫實而倍受尊崇。這些成就的關鍵在於揚‧范‧海瑟姆謹慎且不怕麻煩地在畫布上一層又一層地塗上薄釉彩的技巧。儘管許多人試圖模仿,但同時代的畫家都沒有辦法做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