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防疫经验 欧晋德:隔离方式有必要重检讨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淑芳台北二十六日电)台北市防疫作战超过一个月,副市长欧晋德今天表示,经过这一个月的经验和知识累积,他认为现行防疫隔离的方式、定义、级数都有必要重新检讨;最重要的是建立个人体温纪录和密切接触者名单,并加强疫情调查与追踪,这远比大规模的隔离封锁来得实际。

从和平医院封院起算,台北市对抗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战争已进入第二个月,昨天临危受命兼任卫生局长,站上第一线防疫的欧晋德今天说,这场仗打了这么久,现在该是调整步伐的时候。

欧晋德摊开资料指出,从感染区返国的B级隔离者累计已有两万八千多人,每人隔离十天可领新台币五千元居家隔离补助,换算起来政府要花费一亿四千万元,另还有供餐、装设监视系统等支出,但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发病,政府耗费的代价是否太高?值得重新思考。

欧晋德透露,五月十一日他出席一项会议时,满座的医疗专家、医生告诉他“有一栋大楼状况严重,要封了”,要求身为执行单位代表的他回去准备。由于这栋大楼涉及数千人,欧晋德认为事态严重,仔细询问大楼内每个疑似案例的状况,经过现场讨论,发现每个案例都有接触源,不需要封楼。

欧晋德说,身为执行单位,他可以什么都不问,只要奉命照做就好,但还好他多事追问,让医疗专家和他都松了一口气。如今十五天过去,这栋大楼没有传出任何疫情,如果当初封楼,就错了。

对照华昌国宅隔离管制的情形,欧晋德说,华昌国宅发现疑似案例时,市府第一动作先隔离,然后追踪,再逐步解除管制,这种做法没有错。“现在检讨、改变作法,不代表过去做错了,而是大家对于 SARS 的相关知识增加”。

欧晋德说,美国疾管局对于“密切接触者”的定义与台湾现行定义不同,美国专家认为必须是有交换体液的可能,例如接吻、拥抱,才算是密切接触;同桌吃饭讲话口沫横飞、未使用公筷母匙,自然也应列为密切接触者,但纯粹是同办公室工作的同事,不一定全都是密切接触者,“美国专家认为我们太紧张了”。

面对疫情可望趋缓,欧晋德认为,现在大家可以稍微镇定一点、“ relax 一下”,隔离的方式、定义、 级数都应重新检讨,重点应掌握发烧这个关键症状,及时把疑似感染的人隔离起来,再追踪与其有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大型机构、企业员工除应定时量体温、掌握自己的体温变化,也应把每天的“密切接触者”纪录下来,以利追踪。市府已扩充疫情调查人力,在市政大楼十楼成立疫调办公室,人员由原来的二十人增到六十多人。欧晋德强调,疫调与量体温一样重要,但因有些民众不太配合,必须花更多时间追踪,以免出现防疫漏洞;他认为把时间、人力花在这里,比大举封锁管制更实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