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廣場】洞穴之鳥(3)

作者:李麗陽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下面 暗室的裝璜古雅考究﹔彩色的吊燈壁燈﹐五顏六色的壁廚拉門是碎毛玻璃拼成的一艘遠航小船。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室內另有一個門和出口﹐與此相接的竟是一個防空洞﹐防空洞有兩排洞室對開﹐亦有兩個出口﹐一個設在離前院大門不遠的石彫獅群後壁﹐壁上一年四季都懸藤﹐壁的四週是一排常青樹組成的圍牆﹐兩顆龍尾松遮掩石彫獅群上空﹐三五株小櫻桃樹和雲片松正好擋住遠處的視線﹐在洞裡可以窺視到前院的每一個角落和鄰近的街道﹐也可看到一層樓的客廳和書房。從這個洞口出來﹐快跑穿過樹木﹐眨眼的功夫就可沖到院牆外的馬路上。另一出口設在後院的倉庫裡﹐洞是斜穿過後院的﹐從這裡可以俯視整個後院和樓內的所有臥室﹐與這個洞口一牆之隔的是一片槐樹林﹐樹林的另一端就是山了。

  “這小日本﹐建房子時就想到了自己會打敗﹐敗了也不想走﹐要不留這麼個暗道作什麼﹐你們幾個別亂動﹐留在這兒等﹐我們再細查查看。”祖父說罷便示意父親隨他去﹐兩人開始在四壁細心地尋找什麼……

祖母說﹕“難怪陰氣這麼重﹐嚇走以前住的人﹐原想人口少夠住得了﹐這下到好﹐一個門放一個人守﹐人數還不夠﹐早知我們也該搬走﹐都是這老倔頭……”

祖父這時開始和父親逐個查看洞室﹐並不曾理會大家都說什麼。地上凌亂地放一些雜物﹐祖父低聲地警告大家先別碰任何一件﹐等他查看每件後再整理﹐然後便自顧自地忙。

  眼見這一層層擴展的地下空間﹐母親方覺得祖父母的細心機警是有道理的﹐也就跟後怕起來﹐說﹕“這要有人住﹐也不需到樓上找吃的呀﹐夜裡溜到後山去找﹐誰看得到﹖只要幾道門關好﹐樓上﹑暗室還有這防空洞﹐就各處一處﹐就是有壞人在這兒住﹐只要不去樓裡﹐白天別出來﹐只拿我們當個掩護﹐我們也沒個知道。”

祖母象是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對母親說﹕“你去樓上看看樓門﹐都鎖好了沒有。”然後又對老保姆說﹕“大姐也上去準備飯﹐有啥事我喊你們。”

母親聽了﹐就快步跑上樓去﹐把前後院門和樓門都上了鎖﹐連以往很晚才關的二樓陽臺門﹐也認真鎖了。等母親回到鍋爐房﹐老保姆早已開始在隔壁的廚房裡忙做飯﹐一見母親就說﹕“你媽說不用下去了﹐天也不早了﹐他們馬上就上來吃飯。你快來幫我摘乾淨這把韭菜吧﹐這韭菜都象頭髮似地細﹐真掉進根頭髮我也看不清。眼花﹐人老了真沒用啊﹗”

母親便應道﹕“我來我來﹐說到哪裡去了﹖年青人也有近視和花眼的﹐一樣看不到頭髮絲﹐大姨可不老……”說話間飯菜已備好﹐母親便對暗室口喊大家吃飯。一會兒功夫﹐大家就都上樓吃飯來了。

飯桌上的話題﹐依然是暗室和防空洞。全家人都覺得為了安全﹐應該封住防空洞的另一個出口﹐使其不能從外面進入﹐只留靠鍋爐房的這個出入口。暗室和防空洞都是恆溫﹐可以作儲藏室用。老保姆還說應該有只貓﹐免得家裡總跑上來老鼠什麼的。

直到天色已晚﹐祖母才催大家去休息﹔可她自己卻不肯離開廚房半步﹐說還是覺得暗室會上來什麼人似的﹐要留下來給大家守夜。老保姆找來一串多年不用的銅鑰匙﹐把廚房和鍋爐房相接的那道門給鎖上了﹐她才放心地上樓休息。


母親和父親的臥室﹐原本是一樓的大客房。文革前父親作為鳳凰城第一批幹部子弟帶頭上山下鄉的樣板﹐結婚後的第二個月就去了農村。父親是獨子﹐原本可以不去﹐但祖父母堅持讓父親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去農村學會種地﹐母親雖心裡不滿也不好反對﹐最後還是答應自己留下來陪公婆。父親走後﹐母親就搬到二樓靠陽臺的小房間住。現在父親回家探親﹐他們還住回一樓的客房。

這個客房緊靠樓梯和前門廳﹐與老保姆的房間隔一個客廳。一條長廊從老保姆的房門處拐了個彎再往前便是緊挨鍋爐房的廚房間了。廚房的斜對門是一個很小的儲藏室﹐洗澡間和廁所也在此之間﹐和老保姆的房間門對門。

母親躺在床上好一陣子也沒睡﹐總是不由自主地去聽廚房那兒有沒有聲響﹐聽到的卻只有父親如雷的鼾聲﹐漸漸地也昏沉沉地入夢。忽然她坐了起來﹐似乎自己在半明半昧中聽到廚房有聲響﹐開始擔心起來﹐翻身下床走到門前﹐摸一下門閂﹐是鎖的﹐趴到門上聽聽﹐果然有細碎的聲響﹕像人動﹑象鼠竄﹑象幽靈的竊竊私語……不覺中竟滲出一身冷汗來﹐她連忙去搖父親。父親再去聽依然有﹐看看天色﹐不該有人做飯﹐父親當即抄起個撐拉門用的木棒﹔母親情急中也抓了個晾衣服的杆子﹐兩人輕手輕腳地開了門﹐向廚房摸去。(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