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工党領袖之爭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9日電】前一段時間由於霍華德政府堅持出兵參加“志願聯盟”(Coalitionof Willing)對中東伊拉克戰爭,欲通過強制性外科手術顛覆薩達姆專制極權,遭到全國上下頗有聲勢的反對。在過去的數月中霍華德政府頂風堅持自己的政策,雖然遭到不少國人的批評和指責,民意支持上略有下降,但戰事順利,聯軍僅一月完成軍事行動,結果也很令人滿意。

現在戰事已畢,反戰也已成為過去,霍華德政府的民意支持迅速回升。霍華德本人不動聲色地在國家利益上一賭,贏的不是大滿貫也得是個小滿貫。

反觀反對黨領袖塞蒙克林的表現就太差強人意了,自當上黨魁後民意支持一直不高,一路看跌,反戰高漲時民意支持仍掉霍華德一大節。現今戰事結束,政府行情看漲,而他的支持率更是直線下滑,無怪乎工黨內部有人為此憂心仲仲,照此下去,下次聯邦大選工黨還不敗落?而且得失去更多的席位。民調誰為反對黨領袖合適人選的結果顯示前領袖比茲利最為領先,其次為現紐省省長勃卡,最末的是現領袖塞蒙克林,支持率不到20%。當然政治領袖不必太過注重民調,但也不能視而不見,置若罔聞。比茲利接受了一個採訪,談了如果他是總理,他將如何處理國事,這畢竟只是假設,真沒有過份的舉動對現領袖取而代之意味。塞蒙克林的回應有點太過積極,一是批評比茲利對領袖的忠誠不足,二是聲稱有足夠的支持擊敗挑戰,並主動下戰書,要求比茲利要麼挑戰要麼公開表示效忠,三又稱比茲利已兩次敗北,敗軍之將怎可言勇?塞蒙克林此舉再配上在墨爾本莫納石大學校園接受媒體採訪的照片(筆者感覺有點有意醜化他),不禁聯想起中國的惠子相梁的故事。惠子在魏國當宰相,莊子要去魏國,惠子擔心莊子來奪了他的相位,就搜捕莊子。莊子就對惠子說,有大鳥起之南海,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煉食不食,有鶩鷲在地上啃食腐鼠,見大鳥從高處飛過,抬起頭對飛鳥一噓,想來搶食怎麼的。當然話又得說回來,反對黨領袖的地位不是鶩鷲啃食的腐鼠,比茲利也非悟道深遠的莊子,卻是不經慫恿的馮婦。

領袖地位的確保靠得是自身政治素質,卓越的政治遠見,但更為重要的是政治實力,也即能夠眾望所歸。基廷第一次挑戰霍克失敗被貶到後排,但91年底基廷捲土重來就擊敗了霍克。現在的足夠支持不說明什麼,這個會變。如果塞蒙克林不能扭轉民意不斷下滑的趨勢,目前的足夠支持就很難保證,現在話說得太大只能成為今後的笑柄。比茲利說得有道理,現在塞蒙克林應該擔心的不應該是黨內什麼人與他爭,而應該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對付霍華德,這才是他確保他領袖地位到下次大選的正確之道。

比茲利是輸了兩次大選。第一次失敗是聯盟黨前次贏面太大,用霍華德的話說是取得了驚人的勝利(StunningVictory),但工黨收回了不少失地,縮小了政府和反對黨之間的差距,而且在總支持率方面反超了政府,只是由於選區的劃分未能使工黨得到多於政府的席位,因而繼續在野。第二次失敗也真是比茲利時運不濟,本來很有希望勝出的大選卻輸在了不可預測的突發事件上了。一是中東船民事件,政府姿態強硬,贏得民心,反對黨處境非常被動,進退兩難;二是美國恐怖事件,政府又一次以強勢對策擴大優勢;最後在大選前幾天拋出船民投海事件誤導選民。政府再次獲勝,但不太體面,不過這沒關係,權柄先拿到手再說,過幾年選民不會再記起此事,選民一般比較健忘。

在聯盟政府第二次獲選後實行消費稅,政府稱這是稅制改革,這對澳洲經濟長遠前景有何正負面影響在短期不易看清,政府說好,反對黨說不好,各執一詞,真偽莫辯。不過普通老百姓普遍不滿,政府的聲望一路下跌,數州大選聯盟黨都敗給了工黨。前政府國防部長退出政壇,所占議席進行補選,傳統的“藍帶”選區易手相讓工黨。汽油稅問題上政府遭到強烈的批評,霍華德被迫公開向全國致歉:“We are listening and we’ll deliver”。大選前六個月,聽到自由党議員私下耳語,下次聯邦大選霍華德政府要下臺。接著政府兩部長宣佈不再參加下次大選,一直到國會人權委員會主席ASHTONG選區議員PETER NUGENT 突然去世騰出席位補選,政府以極其微弱優勢取勝穩住下滑趨勢。

“坦帕”號船民事件和“911”恐怖事件幫助政府挽回了頹勢,眼看著煮熟的鴨子從比茲利手裏飛走了。更感覺冤可能是兩個已宣佈退選的部長,但做出的決定不能象抽屜那樣拉出來推進去說變就變的。

比茲利十分知趣,上次聯邦大選點票尚未完全結束即宣佈大選失敗,並即刻宣佈卸下反對党領袖的職位。比茲利的表現和分寸的拿捏應該是得體的,雖然兩次敗給了霍華德,但並不輸的太難堪。塞蒙克林成為心領袖後,工黨聲望一直呈下滑趨勢,在這個時候,作為領袖應該焦慮在心是如何扭轉下滑的頹勢,準確地、巧妙地抓住政府的政策上過失,爭取在下次大選中勝出。誠然,塞蒙克林自成為領袖以來,一直處在澳洲政治環境的逆境之中,雖使出渾身解數仍無奈技不如人,更兼霍華德攜三連勝餘威。由於塞蒙克林一年多來的表現成績不令人滿意,民意測驗更是雪上加霜,為工党執政利益計,提出更換領袖實屬情理之中。雖然塞蒙克林聲稱或黨內多數支持領袖地位固若金湯,筆者以為此話說過頭了。按目前情形,塞蒙克林很難熬到下次大選,除非霍華德趁火打劫,馬上宣佈大選,塞蒙克林仍有機會作為反對黨領袖與對手一爭,但結果一定是慘敗,除非選民反感政府這一不地道做法而採取逆向選擇。

有一法塞蒙克林可試用,不如對手就學習對手。對手霍華德幾起幾落,但不言退,耐心等待時機,熬了幾十年不也就一舉獲得三連勝,令對手心寒。現在贏不了就退,等到合適的機會在重新殺個回馬槍也不晚。黨內有高於自己的就讓賢,千萬動氣不得,自亂陣腳。眼下民望低落,更不應虛張聲勢去示強,而應扮豬吃虎去示弱,找一個嘰角旮旯礪練一番,等到時機合適時再捲土重來不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洲盃足球賽小組賽過半 晉級形勢逐漸明朗
連續6個週末降雨 悉尼一度成全澳最冷首府
秦晉博士:李強訪澳激起的風波
違規停車被罰115澳元 墨爾本女子不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