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天琪: 美公司為中共安全系統打造電子長城

廖天琪

標籤:

【大紀元6月22日訊】中國信息中心從去年年初成立以來,推出了中英文的網站,很受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在面對廣大的中國國內的讀者和作者群時,深感中國網路警察的猖獗,政府鉗制新聞自由和信息流通的黑手無所不在。

美國國會國際關係委員會不久前通過了第48條人權法案,是專門支持全球因特網免於受到來自政府權力機構干擾的一項法令。國會政策委員會主席、加州眾議員考克斯(Christopher Cox)是這條法令的主要推動者,他對中國政府控制因特網的情況非常清楚,因此當中國信息中心就“美國公司和電子警察國家——中國”為題要舉行記者招待會時,考克斯全力支持。

中國信息中心6月19日在國會的Rayburn大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維吉尼亞州共和黨眾議員沃爾夫(Frank Woolf) 和加州共和黨眾議員若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都指出中共專制政權打壓異議分子,剝奪人民的知情權,甚至利用外國的電子高科技來達到監控宗教人士、少數民族的目的。如果美國公司在這方面扮演了助紂為虐的不光榮角色的話,那麼美國政府應當調查此事。

民主黨黨鞭佩羅西(Nancy Pelosi)女士因無法分身參加記者會,她來信支持會議,跟其他幾位議員一樣,她稱讚吳弘達先生為中國民主事業的貢獻,表示願意合作,為中國人民能釋放更大的潛力而努力。

1989 年天安門廣場的屠殺發生後,美國國會對中國進行制裁,禁止對華出售一切軍警和“雙向用途”的技術和設備。然而中國巨大市場的誘惑力使得各大公司企業通過迂回曲折的做法,有的乾脆無視這項法律規定,向中國市場進軍。從九十年代初期,就有美國公司開始向中國當局提供監控、識別和追蹤的電子技術。2001年4月中共安全部推出名為“金盾”的龐大項目,專門設置了能管制監視全國網路的監控中心,賦予當局空前的技術能力,來偵察和搜索公民的檔案資料。

在會上作專題報告的中國信息中心發行人吳弘達先生以思科系統網絡技術公司(CISCO Systems)為例,指出這類美國企業協助中國的公安和軍警部門發展最新的電子識別系統,來自動監聽電話、鑑定指紋、識辨聲音面貌、搜索無線因特網用戶的資料等等。吳先生指出美國公司的做法觸及了兩個敏感地帶:道德問題和法律問題。中國安全部門並不只利用電子系統來打擊偷盜搶劫等危害社會治安的刑事罪犯,他們更利用這種高科技來窺探人們的思想,語言和好惡。將鎮壓技術轉讓給中國政府,這種做法不僅不道德,也違反了美國因89天安門屠殺而制定的外國關係法令中第902節公共法101-246的規定[Section 902(a)(4)of the Foreign Relations Authorization Act for FY 1990-1991(Public Law 101-246)]的規定。將這種技術販賣給中國不僅阻礙了公眾對資訊的知情權和討論權,而且減弱了轉變中共專權和促進其改革的力量。

古德曼(Ethan Gutmann)先生曾經在中國從事新聞工作,對於中國政府同西方高科技公司的合作作過調查。他說直到2000年,中國的網路還在一種相對來說“百花齊放”的逍遙狀態之中,因為那時國內的網路還沒有系統化,聰明的網民和稍通電腦技術的人有許多空子可鑽,能享受到網上不受監控的無限風光。但是該公司替中國的公安系統(他懷疑軍隊系統也包括在內),進行網路的“規範化”,並提供防火牆的技術,來圍堵一些西方的網站。今天大陸的網路四分之三都是思科公司所設計的。在監控系統方面,除了思科,還有Motorola , Nortel, Netfront 和 RSA Security 等公司也在角逐,只是思科目前來蓄佔鯊頭。有些公司向中國公安系統局提供了300種電腦病毒,使得中共軍方能夠爆出“電子珍珠港”,如虎添翼。古德曼指出中國的因特網還處在一個“黑市”狀態,美國政府方面尚未密切關注,事實上“網路異議分子”已經變成中國政治犯中的主要部分。

但願中國信息中心舉行的這場記者招待會能夠一石激起千層浪,把這個迫切的問題提到美國對華政策的一個更為重要的位置上。

作者為《觀察》評論員
——《觀察》首發(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