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國藝會盼建立企業與藝術合作平台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30日訊】台灣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說:「國藝會過於封閉,應該主動走入人群,與藝文界互動更加密切。」她說,推動「國藝之友——藝企平台」與爭取三級古蹟「原美國文化中心」,是來到國藝會的目的。林曼麗指出,任期長短非重點,有心做事的人要做影響長遠的計畫,目前積極推動的兩項業務成效非短期可見的,但卻是她不到一年任期內最重要的任務,若能一一促成,對國藝會的未來甚至台灣藝文生態將是突破性的發展。

國藝會成立至今八年,當初打著如意算盤以母金孳息支撐營運的理想狀態,近年來因為銀行利率的走低,陷入縮衣節食的營運狀態,加上文建會、文基會甚或各地文化局都各自進行藝文補助的作業,引發外界質疑國藝會的定位問題與存在必要性。對此,林曼麗說,國藝會當初是肩負著建立公正、超然的藝文補助機制,獨立於行政部門的使命而設的,八年來國藝會每一筆藝文補助都是公開且透明。「沒錯,許多機關都可以承辦藝文補助,但這件工作並非把錢拿去分一分而已!」林曼麗認為,國藝會的存在有其社會責任,作為一個非營利機構、非政府組織,其運作機制與運作過程將面臨社會大眾的檢驗,況且國藝會也並非只有藝文補助業務,政策研發、藝文資訊 e 化等都是重點。

林曼麗認為,危機就是轉機,現在正是台灣國藝會仔細思考未來的絕佳時機,孳息減少,「國藝會的六十億母金不能放著等發霉」,在能承擔風險的程度下適度做理財投資。另一方面,她也希望搭起企業與藝術家之間的合作橋樑,企業家投資八百萬在藝術家身上,國藝會的支出就少八百萬,且藝企相投的風氣形成後,台灣藝文生態將可更加蓬勃。

藝文後SARS時代,台灣國藝會就將率先推出「跨領域數位藝術專案」外,引進中環資金,也將為SARS時期受創嚴重的畫廊與展演空間發動「策展人計畫」,將台灣有潛力的策展人策劃的展覽與活動與展演空間結合,活化低迷的藝文圈。此外,國藝會現有辦公場所過於封閉,藝術家有需要補助才會前來,互動太少。

積極爭取的原美國文化中心目前已進入空間規劃階段,未來若真能為國藝會所用,林曼麗形容「那真是天作之合」,因為該處對國藝會而言不只是單純辦公處所,更是推廣藝文無所不在的窗口,古蹟活用的示範,戶外室內的展演空間加上資訊中心吸引民眾前來運用,如果這一理想實現,「就一了心願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