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報好料 招出頭條美食

自由時報記者邵怡華台北報導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7月19日訊】戴忠仁:
創意握壽司
哪裡吃:小政日本料理
 沒有五星級飯店的美麗裝潢,一間只有12個位子的日本料理店,卻成功的抓住了戴忠仁的胃。戴忠仁形容自己一有時間就喜歡到處尋覓美食,不過,吃了多家日本料理店後,小政日本料理的握壽司依然是他心目中的NO.1!

在一方小巧吧台上,客人看著師傅純熟的手工,逐步地烹調出專屬自我美味,亦不失為一種樂趣。戴忠仁說,吃握壽司,食材決定品質。這裡的食物取材新鮮,讓他放心,儘管沒有菜單,但老闆總是能依照客人口味,調配出絕對新鮮的美味,值得一提的是,店內的飯後點心「紫蘇蘋果」可是吃過的人,都說讚呢!

 來到小政,不難發現店長賀德隆,有幾分神似日本壽司店經常出現的「頑固老闆」。賀德隆說,開店十年以來,不論颳風下雨都會走訪基隆大魚市挑選當日食材,什麼新鮮買什麼、什麼漂亮挑什麼,因為好食材決定好料理。細觀店內也沒有任何菜單,客人只要與老闆溝通完喜好之後,老闆就會根據當日採買,「自做主張」地搭配8~10道創意料理。

 每年,賀德隆總會親臨日本,觀摩日本各地美食,學習並發展出新的創意料理,增添多元菜色。他發現,台灣人喜歡多元及富有變化的食物料理方式,相較於日本人擅長發掘自然原味、鮮少調味的烹調方式,仍有些微差距,所以,見習所學菜色,還得改良一番才行。

 說起口感酸甜的紫蘇蘋果,賀德隆解釋,紫蘇蘋果其實是日本青森鄉下地方的小吃,做法簡單,只是將蘋果浸泡檸檬汁,再用紫蘇包裹入味的「漬物」,就如同小政的精神般,簡單就是好味道。除此之外,香煎龍蝦、安康魚肝、河豚皮等都是不容錯過的招牌菜。

黃鵬仁:
台味冰淇淋
哪裡吃:永富
 從小成長於萬華地區的黃鵬仁,對於萬華地區的美食自是如數家珍,一碗路邊攤的什錦麵或是33間堂的甜點都是記憶裡的好滋味,提及印象裡最深刻的一道美味,立即不假思索的大力推薦永富冰淇淋。

 十六世紀義大利人發明冰淇淋,台灣受到日本殖民的影響,間接地有機會得以品嘗這股來自於西方的冰涼甜品。早期熱鬧繁榮的萬華地區,自然少不了冰淇淋的美味陪襯。黃鵬仁說,儘管坊間冰淇淋口味選擇及種類繁多,不過,吃來吃去還是永富的好吃,單純的八種口味,綿密之中帶有Q勁,每一口都是道地的台灣味。

 永富冰淇淋負責人吳順清表示,永富冰淇淋已經有六十年歷史,從父親手上接下冰淇淋製作後,便致力於在口味上調整,使冰淇淋符合時代需求。口味上,承襲了早期的紅豆、香草及芋頭口味,再發展出桂圓、雞蛋、李梅、草莓與百香果等八種口味,大抵以水果及豆類農產品為主。

 除了口味多元發展,降低脂肪與乳化劑含量,從原料開始不假他人之手獨力完成,則是吳順清老闆的堅持。吳順清指出,冰淇淋口味分為硬式與軟式兩種,傳統的「叭哺」即為硬式冰淇淋,脂肪容量及膨脹率都較軟式為低、更為健康,不過,會做硬式冰淇淋的人越來越少,市面上幾乎也吃不到這麼傳統的冰品了!由於冰淇淋為季節性商品,每年12月底至過年後並不營業,吃冰淇淋就趁現在了!

陳海茵:
手工破酥包
哪裡吃:云滇
 主持了「七彩雲南行」後,陳海茵對於雲南一帶的美食依舊留戀不已,儘管雲南菜裡的重辣程度,讓她直呼受不了,不過,口味不辣的汽鍋雞、過橋米線仍舊得以讓她飽足口腹之慾。尤其是各類昆蟲大餐,一開始不敢嘗試,不過,後來竟有種吃上癮的感覺,不論是蜂蛹、竹蟲、蜻蜓幼蟲,陳海茵都豎起了大拇指!

 陳海茵說,回台之後,一直找不到道地的雲南風味,某日,經過東區聞到了一陣香氣,香味的源頭原來是云滇的「破酥包」,關於雲南的一切,立即又浮現腦海。尤其推薦甜而不膩、細緻柔滑的紅豆陷。

 父親是異域軍人,母親是傣族的身分,讓云滇店長李福英從小開始,就吃雲南料理長大,桃園永貞眷村就是她成長的地方。她解釋,破酥包是昆明流傳最廣的風味點心,1930年玉溪人賴八,在昆明翠湖大門附近開了少白樓,專門製作這種包子,由於重油、重糖,以大酵麵作皮,甜中帶鹹、酥軟化渣,尤其受到老人及孩子的歡迎,相傳好動的孩子,嘗此美味,興奮之際,手舞足蹈,卻將包子摔落於地,包子即刻散身破碎,從此破酥包的名聲便傳遍全城了!

 李福英說明,在雲南破酥包有七、八十種餡料可以選擇,大小、口感、外型都不盡相同,以麵粉加豬油揉合而成的層次外皮是最大的特色之一,不過,在健康潮流下,店內酥皮改以植物油取代,然而透過手工繁複的拉與捲過程,層層分明的口感依舊吃得出來。

 為了維護品質,店內破酥包口味共計有洋蔥鮮肉、香菇筍子及蜂蜜豆沙三種,曾經有客人吃完包子說:「真想打師傅,竟然可以做出這麼好吃的包子」。破酥包的好吃,可想而知。

蘇逸洪:
濃醇砂鍋雞湯
哪裡吃:驥園
 在關於美食的記憶裡翻箱倒櫃,台灣北、中、南吃透透的蘇逸洪形容,散發著清香的驥園雞湯,喝在嘴裡濃得化不開的感覺,真是美味!

 蘇逸洪表示,散發著清香的雞湯,是土雞加入了火腿、筍子、火腿、干貝等好料所「煨」出來的精華,堪稱是慢工出細活的一道功夫菜,燉煮了十幾個小時的雞,形體依舊完整,只要筷子一碰,骨肉立即分離,入口即化的雞肉搭配濃而不膩的雞湯,對老人家來說也相當適合,母親節一到,他總是不忘外帶一鍋雞湯,幫媽媽補補身子。

 來到驥園川菜餐廳入口處,放眼望去,火爐上盡是整齊排列的砂鍋雞湯。邱裕貴形容,照顧雞湯像照顧小孩般,將食物提煉到最高境界的呈現,就是這鍋雞湯的精神了。除了加入干貝與金華火腿熬煮的基本砂鍋雞湯1600元外,店內目前還研發了約八種口味雞湯,舉凡竹笙、魚翅、鮑魚、脆筍等,都成為雞湯入味的好料。

 邱裕貴形容,由於這些素材本身沒什麼味道,便能純粹吸收雞湯原汁原味,融合其中。此外,堅持使用好的食材,例如上等魚翅、墨西哥車輪鮑、高級金華火腿等,並不添加任何中藥佐味,所以老少咸宜。

 乍看驥園雞湯,顏色黃橙橙,並無多餘油脂漂浮其上,湯匙舀起,竟猶如米漿般濃稠。邱裕貴說,這就是用砂鍋熬了十幾個小時的成果。喝下一口雞湯,被醇厚膠質包覆的腸胃立即暖活了起來,即使雞湯下肚,甘美的雞湯甜味還是在喉嚨閒繞,揮之不去。無怪乎老闆自豪的說,市面上出現許多模仿品,但這鍋雞湯的美味可是學不來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SARS過後鮮花菜餚取代野味在廣州走俏
南投東埔鱒魚觀光節七月中展開邀大家來避暑
法國人開始為肥胖發愁
世衛建議孕婦遠離魚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