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繪畫〗聖畫

史珍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2日訊】雲花寺有聖畫殿,長安城裏的人稱它爲“七聖畫”。

殿堂剛建成時,寺裏的僧人將畫工們請來,讓他們給殿堂彩繪雕飾。但是,這些畫工要的工錢太貴,寺裏的僧人沒有化到這麽多的錢款。這些畫工竟然不給彩繪而走了。

這以後過了幾天,有兩位少年來到寺裏拜訪僧人說:“我們是擅長繪畫的人,聽說你們寺裏要請畫工。我們不敢掙你們的錢,情願獻工給你們可以嗎?”寺裏的僧人想先看看他們的作品,少年說:“我們兄弟七人,沒有在長安繪過畫,怎麽可以在長安看到我們的作品呢?”寺裏的僧人認爲少年是在胡說,又提出幾個問題刁難他們。少年說:“我們既然不收師父的工錢,如果我們繪製的不合乎師父們的心意,就讓我們將它抹掉也不晚吧。”寺裏的僧人於是就答應下來了。

第三天,二位少年果然領著他的五位兄弟來到寺院裏,每個人手中都拿著彩繪的用品。進殿之前,少年對僧人說:“從今天算起,七天之內請不要打開進入殿堂的這道門,也不用你們給我們送飲食。我們繪製的彩繪沒繪完前怕風日的侵蝕。最好用泥將門縫也抹死。不這樣做,則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僧人聽從了他們的要求,用泥將門封死。

已經過了六天了,殿堂裏一點動靜也沒有。寺裏的僧人互相議論說:“這些人一定是什麽妖怪變的,我們再也不能按他們約定的期限不打開門了。”於是,僧人一齊動手拆掉泥封打開殿堂的大門。門剛一打開,只見有七隻鴿子從殿堂裏面飛出來,一直飛出寺外。僧人們急忙進到殿堂裏去看。只見殿堂裏的四面牆壁幾乎都彩繪完了,只乘下西北邊的牆壁還沒有繪完。

後來,畫工們聽說了這件事都來寺裏觀看這些彩繪,非常吃驚地說:“真是神妙的大手筆啊!”沒有哪個畫工敢把北牆壁沒繪完的那部分接著完成。

(出《宣室志》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廉廣,魯人。因為采藥,在泰山遇到風雨,只好在大樹下避雨。半夜時,雨過天晴,廉廣信步而行。走了不一會儿,遇見一人,象一位隱士。
  • 唐朝時,進士李叔文擅長畫馬。一天閑暇,李叔文在札絹上畫了二匹馬,沒有著色。這天他去參加科舉考試,路過華山寺廟前,恍惚中好像作了一個夢。見到廟前有人參拜他,說:“奉金天王的命令召你前去見他。”李叔文不覺間下馬進去,升殿拜見金天王。
  • 開元初年。妙積寺中有個尼姑叫魏八師,常常念大悲咒。雙流縣一個普通百姓叫劉乙,名意兒,這年十一歲,自願以師徒之禮事奉魏八師,趕他也不走。
  • 唐朝人周昉,字景玄,是京都地區人。官任節度使後,繼續好字,在繪畫方面,他將所有的技藝都學到手。他交往於達官貴人之間。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看得見的紅樓夢」特展,展覽以經典文學巨著《紅樓夢》為題,引領觀眾從物件反映出來的人情物趣,走進文學、藝術交織的美學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貴族世家的榮景,看見《紅樓夢》的絕美與哀戚。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