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网路交易诈骗陷阱多 警方分析犯案手法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孙承武台北二十三日电)刑事局今天侦破一起网路交易购物诈骗案,警方指出,造假的交易信用评等机制、网咖联络的便利性与隐匿性,加上“易付卡”登录使用空窗期,以及金融机构对人头账户管制缺漏,共同造就了这起典型的网路交易诈骗案件。

侦破这起女大学生网路诈骗案的刑事警察局侦六队三组表示,还在南部某师范大学就读的邱姓女学生是在今年二月间上网购买数位相机,汇款八千多元后却一直没收到订购物品;由于对方使用人头账户,让她被骗后求偿无门。

由于邱女的父母病痛缠身无法工作,哥哥最近入伍服役,邱女因此还得支付父母的医疗及生活费用,她在被骗后心有不甘起意仿效诈骗;警讯中她对自己一时糊涂犯下大错,懊悔不已。

邱女在网咖店在网路聊天室以“想找夜校工读”为名,认识还在高职就读的杨姓女学生,诱使杨女参与犯案,每次代为出面到提款机提领款项。

至于一百多名被害人,警方清查全部都是女大学生。对于邱女屡屡诈骗得逞,根据侦六队分析,邱女先以各种化名及假资料在拍卖网站进行广告刊登,并充分利用拍卖网站交易平台评价机制,佯装成买方在网站上顺利完成交易,短期间在自己账号内建立起极高的正面评价。

邱女本身对市面化妆品特性相当熟悉,贩售的化妆品价格也仅市售价的一半,在掌握网路消费追求低价、竞标快速心理,加上网咖提供的便利上网服务及隐匿性,以及“易付卡”登录使用空窗期、金融机构对人头账户管制的缺漏,因而结合成精密的犯罪网络架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