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層鬆軟不宜興建高樓地鐵

標籤:

【大紀元7月2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四日電)上海地鐵四號線七月初發生嚴重沉降事故,調查確認是因地下軟土層受壓變形肇禍。大陸專家質疑,在上海「豆腐」式的地質表面上,能否負荷龐大的交通網。

北京經濟觀察報報導,七月一日凌晨,上海地鐵四號線浦東南路與南浦大橋區間隧道施工時突然滲水,造成部分隧道塌陷及附近地面「漏斗」形沉降。事故引發連鎖反應,中山南路多棟建築物傾斜坍塌,黃浦江一段長約三十公尺的防汛牆開裂下陷淪為「v」字形。

上海市地質專家調查發現,上海原是「上海灘」,是由近千年來長江沖積沙子、淤泥逐漸形成厚達三百公尺軟土層結構,具有含水量大、孔隙較大及壓縮性大等三特徵,「就像一塊海綿,在一擠一泡水同時,會出現嚴重的變形。」

據指出,上海修建第一條地鐵時,施工單位曾抱怨「簡直是在一塊豆腐上掏洞」。地鐵四號線出事後,當地媒體說,「建在地下二十公尺左右的地鐵,正處於上海地層最稀軟的淤泥層。」

報導說,過度發展被視為是上海地面沉降的另一個原因。九十年代以來,上海市矗起四千多棟高樓,地面則沉降一百五十六點九公分。

由多名上海地質學家編寫「上海地質研究」一書指出,上海市面臨地面沉降、海平面上升、水土污染、軟土變形等問題,並向決策者發出警告。 大陸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一名研究員認為,上海不宜建那麼多高樓,也不宜在地底挖那麼多地鐵。不過據預估至二○二○年,上海市區人口將達一千六百萬人,上海市規劃未來將建立龐大交通網,其中十五條地鐵穿越黃浦江。

相關新聞
布萊爾否認批准政府揭露國防專家凱利爆料
布萊爾開始訪問香港
不倫不類了然無趣 斷翅 紫蝴蝶 與誰共舞
周星馳保密《功夫》做到家 要炸掉布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