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滹沱河繞七律條幅

嚴沆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6日訊】
嚴沆
行楷滹沱河繞七律條幅
滹沱河繞太行山。路出?州倒馬關。
束帶愁逢諸檄至。齋居常得此身閒。
一乘襌學心如水。廿載交情鬢白斑。
苦憶駌央湖上月。幾時重與弄潺湲。
款:乙卯長至。寄懷克翁年道兄兼求正。禹航弟嚴沆。
印:嚴沆之印。顥亭。

賞析
書在花綾上,墨色深而清潤,顯得神彩奕奕。筆圓體力,行間闊綽,結體兼有顏體的厚重及清初館閣詞臣的俊美。其中一些字的寫法與精神,與故宮博物院藏董其昌大字行楷「周子通書」接近,董書當時可能懸掛在宮殿中,對於活動於北京朝廷的宮員如嚴沆,或許有深刻影響。乙卯為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嚴沆五十九歲。(何傳馨)

轉載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峽水利工程隨著工程第一期蓄水逐漸達到135米,中國一批珍貴的古蹟和文化遺產也隨之被淹沒。長期以來被受關注和爭議的三峽工程,隨著第一期的蓄水目標接近到達135米,一批中國的楚文化的古蹟,遺產和瑰寶伴隨著庫區水位的上升,永遠沉沒江中。 在第一批被淹沒的文物當中,有集水文、書法、詩詞於一體的白鶴樑石刻,廣為人知的張飛廟,以及極具考古價值的古墓等珍貴文物。其中,長約1600米,寬16米的天然巨型石樑白鶴樑石刻位於長江江心,每逢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傳唐時爾朱真人在此修煉,後得道,乘鶴仙去,故名白鶴樑。 白鶴樑上的石魚石刻,不但有著重要的科研和史料價值,還有“石魚出水兆豐年”和“年年有餘(魚)”之意。建於蜀漢末年、紀念三國名將張飛的祠宇,廟內的文物,多為稀世珍品。素有文章絕世,書法絕世,鐫刻絕世“三絕”的盛譽。廟前更有“浩氣長存”的巨幅摩崖。
  • 在顏真卿十八九歲的時候,臥病在床一百多天,當時的醫師都不能治。有一個自稱是「北山君」的道士到他家裡來,拿出米粒大小的丹砂讓他服下,頃刻之間便痊癒了。道士對他說:「你有清廉簡樸的美名,已經記錄在黃金台上,可以度世成仙,到天上去做仙官,不要自己沉淪於名宦的大海中。
  • 《梅花詩》(節選)
  • 書法:法輪世界
  • 書法:論語
  • 篆書﹙對聯﹚
  • 書法:得度
  • 書法
  • 書法:洪吟詩句一
  • 書法:洪吟詩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