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旅行的明日之星—- 摩拉維亞

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採訪攝影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7月7日訊】捷克的文化藝術膾炙人口,波西米亞、布拉格,人人耳熟能詳,而摩拉維亞,近年來頻頻上榜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成為捷克旅行的明日之星。

 以布拉格為中心的捷克波希米亞地區,工業與經濟發展較早,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較高。相較之下,東捷克的摩拉維亞就顯得沉寂許多。

 摩拉維亞,這個人口多來自匈牙利的地區發展得慢,相對地保存了更多傳統的城鄉與生活風貌,許多深具保存價值的古蹟,在最近十年內紛紛出線,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列的世界文化遺產。

陌生的摩拉維亞

明日的新星

 對東方人來說,波希米亞與摩拉維亞在傳統文化風格上並沒有太明顯差異,只是宗教的教派不太相同。

 摩拉維亞的城鎮多半不大,與大多數歐陸中古世紀古城一樣,房舍建物圍繞著城鎮中心廣場往外圍擴建,十七、八世紀以來流行的摩拉維亞式(Moravian type)巴洛克風格,表現在建築外牆的浮雕裝飾與粉黃、粉紅、粉藍、粉綠等悅人的色彩,每當日光耀人時,廣場與街道就成為明豔的油彩畫,相當美麗。

 廣場中央一定有根柱子,在捷克,即使屋舍不過百戶的村落,市集廣場中央也一定有一根柱子,看多了,就不太分得出差別,唯有摩拉維亞政教中心歐羅慕奇市中心廣場的柱子,來客一定不會混淆,因為這個城市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就因為一根柱子,叫聖三一紀念柱(The Holy Trinity Column)。

 這根柱子建於十八世紀初,三十五公尺高,精雕細琢的五十一座塑像,層層鑲嵌在石柱上,據說只有其中一尊天使毀於戰爭,但完美的重建工程使得連當地人都難以辨認那一個是新的。

歐羅慕奇

自古即是重鎮

 歐羅慕奇從九世紀開始就是摩拉維亞的文化中心,中古世紀的通商之路使當地一度繁盛,現又取代布魯諾成為首府,每年五、六月都有盛大的傳統民俗節慶,平日也是欣賞摩拉維亞古典樂(捷克三大音樂家之一的揚納傑克即摩拉維亞人)與摩拉維亞戲劇的重鎮。(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放話將在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搗蛋
組圖:“環德自行車賽”拉開序幕
釜山網賽  盧彥勳王宇佐單打闖進第二輪
捷克舉行公投  料將通過加入歐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