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中國小留學生增長迅速

BBC中文網記者 曉松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9日訊】BBC中文網記者 曉松06月03日报道,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化,富裕起來的中產階級人士送子女到海外留學的現象越來越多,這些學生的留學年齡也有逐漸走低的趨勢。年齡在16至18歲之間的小留學生在近年大量抵達英國,在私立寄宿學校就讀,完成高中和預科等課程的學習。

據報道,大陸”留學低齡化”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國內教育供求關係的不均。許多應屆高中畢業生無法跨進大學的門檻,而出社會又面臨就業市場激烈的競爭,因此越來越多有經濟能力的家長決定早些將子女送出國,在”鍍金”的同時加強未來的競爭力。

儘管中國的高校改革已使高校招生擴大,國內高中生讀大學比例大幅上升,但學生要讀上重點中學和名牌大學還是得經過”獨木橋”式的激烈競爭,相比之下,在國外上好的學校難度會低一些。

有些學生家長認為,自費出國交納的費用雖高,但”含金量”也高﹔尤其是近年國內高中和大學學費大幅度提高,收費的不斷增長縮小了與出國留學費用之間的差距。況且,就當前的大陸就業形式來看,擁有國外正宗的學歷顯得更具競爭力。

英國內政部公布的外國學生簽證統計數字顯示,2001年共有27000名中國學生獲得赴英留學的簽證,這當中有相當數量的簽證是由中國小留學生獲得的。

有報道估計,發放給中國留學生的簽證中至少有10%是由小留學生獲得的,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上升。

人數逾萬

英國私立學校理事會一名發言人對BBC中文網記者說,英國共有2400多所私立中學,私立學校理事會成員佔所有私立學校的80%。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3年4月,正在英國讀私立中學的中國學生人數近7千人。而2001-02年來自中國的小留學生增長幅度高達40.8%。

統計顯示,英國前殖民地香港目前仍是英國私立中學的第一大生源地,人數大大超過中國大陸,但大陸學生總數有可能在今後超過德國,成為英國第二大生源。

英國私立學校的收費不菲。一般說來,英國私立寄宿高中每年的學費為7000至15000萬英鎊左右﹔私立寄宿預科學校每年的收費在5000至9500英鎊之間。有的學校的收費還包括外出郊遊的收費。

除了私立學校之外,也有不少中國小留學生在私營應試輔導學院和延續教育學院補習英語,因此,從中國留學生獲得的英國簽證數字來看,目前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人數字估計應該超過1萬人。

英國私立學校理事會說,83%的中國學生和77%的香港學生在私立學校參加完英國中學高級水平考試後仍然留在英國繼續接受英國的高等教育。

正如英國私立學校理事會新聞部主管大衛-伍德赫德所說的,”外國小留學生每年不僅為英國帶來2億英鎊的外匯收入,而且他們還是英國大學外國學生生源的一個主要來源之一。”
转自BBC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BBC中文網記者曉松06月04日报道, 近年來,在送子女到海外留學熱潮的影響下,大量來自中國大陸的年齡在15至18歲之間的低齡留學生(或稱小留學生)不斷抵達英國。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躺平就可以賺錢的特殊實驗,計劃時長6週,為什麼卻沒人能堅持超過一週?自由對於生命來說到底有多重要?結果令人難以置信。
  • 新州政府將投資1000多萬澳元,資助400多名早教老師完成學業,留在早教行業。
  • 荷蘭
    芬蘭讓「學校」成為真正教育及照顧學童的所在,教師才能專注於對所有孩童成長和幸福最重要的事情上,而這也是他們最擅長的,那就是幫助孩子學習,芬蘭教師不會因頻繁的測驗、與他校競爭、滿足上級要求與目標等事項感到苦惱。
  • 天色漸漸暗下,工作了一整天,拖著疲憊的身子,終於回到了家。卸下公事包、癱在柔軟的沙發上,整個身體都放鬆了,這時,若要看些什麽,你會從口袋掏出手機滑一滑臉書、線上購物?還是按下遙控器、打開電視?或是拿起擺在茶几上的書?如果那本書是經典書籍——《紅樓夢》呢?
  • 在長達一年半的國境封鎖下,許多澳洲人早已按捺不住再次出國的心情。而對於渴望遊歷海外的學生來說,在解封後前往外國就學不啻為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雖然世界各國目前仍緊閉大門,但當下正是進行留學規劃的好時機。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警告,為了應對COVID-19大流行,許多校園在疫情期間遭到關閉,這對教育已造成巨大的損失。
  • 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在介紹英國風情的標誌性遊記《小島札記》中指出,幾乎所有的旅遊傳單都是「文字表達錯誤百出,尤其標點符號使用混亂,令人不堪卒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