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夏季越北越熱 秋冬南部常現最低溫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八日電)從台灣北部出發,越往南走越熱?這樣的印象在大多數日子是對的,但你可知道,夏季台北比南部熱,秋冬常有不到攝氏十度的低溫,不過可不一定發生在北部的淡水,南部的嘉義也經常勇奪最冷寶座。

中央氣象局觀測顯示,台北於今天中午一時零五分出現攝氏三十八點七度高溫,打破台北百年紀錄,也是今天全台最高溫。

台北於一八九七年開始有氣溫觀測,今天出現的三十八點七度高溫打破台北氣溫觀測史。先前的台北最高溫紀錄已維持八十二年,發生於民國十年(西元一九二一年)七月三十一日,當時氣溫三十八點六度。

基隆今天也出現今年入夏以來最高溫,攝氏三十八點二度,也是歷年第三名。截至今天,基隆最高溫紀錄為一九八八年的三十八點八度。

中部以南則因為西南氣流帶來降雨,今天白天氣溫多在三十三度至三十四度間,台南高溫甚至只有三十二點八度。

氣象局預報員伍婉華指出,由於天氣晴朗,加上艾陶颱風北上所引進的旺盛西南氣流越過新竹山區後,產生沉降氣流,導致氣溫節節升高。上午十一時五十三分台北先發生三十八點三度高溫,打破台北今年最高溫紀錄,下午一時五分再破台北百年歷史紀錄。

前一次尹布都颱風離開後,七月二十五日北部的淡水也曾出現三十八點五度高溫。

事實上,台灣自七月以來,無論是累積雨量或平均溫度,都頻頻創歷史紀錄。七月份的宜蘭、蘇澳、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和台東,平均溫度都是氣象史上最高;宜蘭、蘇澳、基隆、嘉義、台南和高雄降雨少之又少,基隆和宜蘭甚至掛零,六地又創下單月累積雨量最少的紀錄。所幸八月初莫拉克颱風過境,南部終於脫離雨水過少的惡夢。

雖然今年入夏以來台灣氣溫頻頻創紀錄,歐洲也不時傳出四十度以上的高溫,但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吳德榮指出,歐洲高溫動輒四十五至四十六度,台灣再怎麼熱也只有三十八度左右,而且通常可找到特殊天氣因素,兩者大不相同。

吳德榮指出,台灣高溫的原因通常與焚風或颱風過後帶來沉降氣流有關。台東每年五月盛行西南季風,過山產生沉降氣流,發生焚風效應,因此常出現高溫。今年全台最高溫在台東大武,五月七日出現三十九點二度。

台灣的歷史最高溫紀錄也由台東大武創下。時間在一九八八年的五月七日,同樣是焚風效應,大武出現三十九點六度高溫。

夏天高溫則經常與颱風外圍環流有關,而且不管有沒有颱風,夏天常常是越北越熱。吳德榮指出,這是因為台北屬盆地,而且是台灣發展最快的都會區。

不僅「夏天越北越熱」顛覆「南部比較熱」的刻板印象,秋冬最冷的地方也不一定出現在北部。儘管淡水冷得出名,冬天低溫特報也經常發布在嘉義,這是因為嘉義位於平原,輻射冷卻效應,導致散熱特別快。

不可否認的,全球天氣有暖化現象,台灣也在其中行列。氣象局預報中心長期預報科科長陳圭宏指出,近一百年全球年均溫提高零點六度,台灣則是上升一點四度,比全球平均值升高更快。不過陳圭宏指出,發生最高溫與暖化不能畫上等號,通常出現最高溫要有特殊原因。吳德榮也認為,儘管七、八月台灣氣溫屢創紀錄,但沒有明顯證據顯示台灣高溫在近幾年嚴重惡化,以台北為例,拉長至十年來看,平均上升溫度還不到一度,而且今天天氣晴朗,即使沒有艾陶颱風帶來沉降氣流,今天也不會低於三十七度,明天艾陶的效應減弱,再創紀錄的可能性已經大幅降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