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良:反對在某些領域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商業化”

徐水良

標籤:

【大紀元9月24日訊】按新人文主義或者人本主義的觀點,人的生產,包括養育,教育,醫療,體育等等,(某种程度上還包括生育的產業化部分,)是生產、產業部門。并且,人的生產,越來越超過物質生產,甚至超過物質產品生產和普通精神產品生產的總和,成為人類社會最主要的產業部門。因此,教育,醫療等等,本身就是產業部門,不存在產業化的問題。在這里需要糾正的,是馬列主義狹隘地、僅僅把物質生產部門視作產業部門,而把人的生產及精神產品生產等等生產部門,視作純消費、非生產、非產業的部門,并用非生產、純消費的觀點來對待和管理的錯誤。 但是,目前大陸政府和一些所謂的“精英”(其實,他們算什么“精英 ”!)鼓吹的“產業化”,實際上鼓吹的是商業化。他們不懂產業和商業之間的差別,或者由于思想淺薄,以為只有商業化了的才是產業,因而把產業化和商業化混為一談。

教育,不是純消費的服務行業,而是生產行業。但其運行的某些形式,又与純消費服務行業有某些類似,這也是馬列主義和上述所謂的假“精英”,把教育与純消費行業混淆起來的一個原因。但限于篇幅,本文不談這個問題。

在大陸,包括醫療,教育在內的一些部門,一定程度的商業化确實是需要的。但是,在醫療,教育等部門,盲目實行商業化,甚至不顧一切地實行商業化,則是錯誤的,從總體上說來,是逆世界歷史潮流而動的反動逆流。那些淺薄的假“精英”,自以為搞改革,甚至自以為糾正馬列主義的錯誤,但實際上他們的東西卻只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變种,他們不知不覺堅持馬列主義以經濟為本,以經濟為基礎或中心的理論和方法,而僅僅是改一點小小的結論,就當作大發現,故作惊人之論,嘩眾取寵。包括醫療教育在內的“全盤私有化”,“全盤商業化”理論,以及“告別革命”的理論,“中產階級”理論,等等,就是他們思想體系的几個著名組成部分。

教育和醫療等等產業,与物質生產不同,它的產品是人,人最多只可能有部分屬性商品化,而不能完全商品化,不象物質產品,可以完全商品化。物質生產,勞動對象和勞動產品是物,物質產品的所有權屬于業主,可以由業主一次性轉讓。而教育對象和教育產品,是人,是受教育者。教育產品的所有權屬于被生產,被教育的人,而不是屬于從事教育的業主。教育產品的這种所有權,或者完全不是商品,或者當受教育者愿意、并且有可能時,可以部分地成為商品。成為商品時,也不能一次性轉讓所有權,而只能逐步轉讓使用權。除非你開歷史倒車,實行奴隸制度或變相的奴隸制度,使受教育者象物一樣,某种程度上成為他人的所有物,使人本身產生奴隸制异化,才有可能。當然,在當代,受教育者某种暫時的,非永久的“雇佣奴隸”(按馬克思講法)的做法,在法律上還是允許的。但為了防止奴役及奴隸制度的重現,必須由法律加以嚴格的限制和規范。世界上先進的文明的國家,都非常重視勞動者的保護,嚴格防止奴役及奴隸化。只有在中國,才有極個別鼓吹教育全盤商品化的極端分子,才同時鼓吹窮苦受教育者的變相奴隸化。

其實,教育完全商業化,教育產品完全商品化,受教育者變成物,說到底,就是人的异化,變相奴隸化。

順便說,教育產品商品化的那一部分,它的价值,不僅包含教育所消耗的物質的价值和勞動時間,不僅包括教育者的時間,還包括被教育者花費的時間及物質,以及被教育者用于人的生產的其他某些費用。

在西方,近百年來,教育和醫療的發展,總的來說,是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非商品化,而不是越來越商品化。就教育說來,西方的基礎教育,(一般是十二年,到高中畢業,)尤其是公立學校,基本是非商業化的,是義務教育。就讀美國的公立中小學,不要化一分錢,(包括書本費等在中國習慣由學生負擔的費用),家庭收入低一點的,學校還提供早、午兩餐,以及地鐵等交通費用。私立學校,大學,職業學校,表面上是商業化的,但實際上政府補貼往往起很大的甚至決定性的作用。在美國,社會給受教育者提供相當公平的受教育條件。窮人的孩子上大學,只要你能夠考入,學校總是讓你讀得起。根据收入多少,負擔學費,有統一的計算公式,相當公平。象我的儿子讀哈佛(私立大學),每年學費(包括生活費)近4万美元,是我家年收入的兩倍,但其中絕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由學校及政府的獎助金解決,家庭負擔很輕。加上孩子打工及其他獎金,我們基本上不用為他付費。家庭負擔,比我過去上大學拿助學金還要輕松得多,因為那時還要家里付出書籍,生活零用等等不少費用。當然,如果你是美國高收入家庭,你可能就要負擔子女上大學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費用。但既然收入高,負擔這些費用問題也不大。此外,國家還提供一定數量的低息貸款,据說全美有近十万個基金會,還有大量個人,也給教育提供相當數量的捐款及獎學金。學校為了吸引特別优秀的學生,往往還給他們提供比一般獎學金、助學金更优惠的獎助金。到美國這么多年,我還沒有听說過窮人子女考上大學卻上不起學的事情。而現在中國的大學,學校收費及學生生活費,零用錢,一般都要家庭支付,成為一般家庭的沉重負擔,更有許多貧困家庭背上沉重債務,或者根本上不起大學。

在美國,即使成人學校,窮人上學,也往往由國家提供獎學金。沒有政府資助,窮人也很難上這些學校,這些學校中的不少,沒有政府資助,大約本身也就會難以生存。

就醫療方面說來,近百年來,西方也是越來越人性化,非商業化。目前西方國家,或者由國家提供全民公費醫療,所有人看病,都不必付費,都由國家負擔。例如歐洲的許多國家。或者象美國,(克林頓夫婦推動全民建保,)由國家資助窮人的醫療費用,同時建立普遍的醫療保險制度,由雇主或家庭或共同承擔保險費用。尤其是小孩,以紐約州為例,低收入家庭,從怀孕開始,19歲以前,連帶他們的父母,醫療費几乎可以全由政府包,三四歲以前的食品,也由政府(醫院)提供。不象中國,絕大部分窮人,例如近十億農民必須由自己承擔醫療費用。只有相對說來比農民富裕的城鎮居民,尤其是官僚,才由國家和單位提供醫療費。實際上,這些年來,城鎮居民,往往也由自己負擔全部,大部或很大比例的醫療費,成為老百姓的沉重負擔。

當然,西方由國家提供醫療費的地方,弊病也不少。但是,無論如何,總體上總要比冷冰冰的,不顧一切的商業化來得好。這是一种人性化發展,是對人,人的生命,尤其是窮人生命的一种保護。否則,西方的窮人,生了病,只能象中國大陸窮人那樣,在家等死。因為西方的醫療費,(除日本等國家外,)往往非常高。

在美國和西方,教育,醫療,福利等等,遠遠比號稱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國家,更加“社會”化,“共產”化。以致我碰到不少從大陸來的老人,說美國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當然歐洲比美國更加“社會主義”,更福利化。而美國,恰恰是那些自稱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奮斗的共產党人要全力消滅的資本主義典型和核心,對他們來說,這正是一個絕大的諷刺!

最后,我來談談根据人本主義理論得出的結論,也即我們的立場。

在教育商業化方面,我們的立場是:1、反對基礎教育,義務教育(公立學校)的商業化,商品化;2、支持大力發展私營教育,及私立學校的商業化,并且反對中國政府在這方面束手束腳的保守政策,同時主張必要的管理和規范化。3、對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問題不在于收費。中國的大學,或許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收費。問題在于,要這樣做,必須具備一個先決條件,這就是,國家和社會,必須提供很大數量的,非商業的,純支出非盈利的資金,來資助教育,尤其是資助窮人上學。從而為所有的人提供比較公平,比較平等的受教育條件。沒有這個條件,就不能在公立教育領域盲目商業化。

在醫療商業化方面,我們的立場是:1、建立醫療保障系統。2、由政府資助窮人醫療費用。3、制訂法律,懲罰拒絕或歧視窮人治病的醫院或醫務人員。4、反對在不應該商業化的地方逆歷史潮流而動,實行商業化。

──原載《网路文摘》(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徐水良:搞教育必須捨得花大錢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