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祭孔大典 民众争拿智慧糕

人气: 7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晓宜╱台北报导〕台北孔庙昨天纪念孔子诞辰二五五三周年,清晨六点起举行“释奠典礼”,六百位学生循古礼拜孔子为师,年纪最小的三岁,最大的六十岁,祭孔仪式全程历时一个半小时,吸引中外人士观礼,台北市长马英九担任正献官,内政部长余政宪也依惯例代表总统上香。

 昨天凌晨一点半就有人到孔庙外排队,准备争拿一年一度的“智慧糕”,由于天气晴朗,孔庙涌入空前的人潮,一整天香火不断,想拿智慧糕的人更是从孔庙排到大街,考生想尝一口后金榜题名,小朋友想拿一块后可以醍醐灌顶,家长们则希望孩子们吃了增长智慧,尊师重道。

 清晨六点一到,乐生手击晋鼓,典礼开始,庙内香烛燃起,乐生鸣钟响彻云霄,礼、乐、佾生按建鼓五步一顿节奏,移步就位。

 昨天依惯例由台北市长担任正献官,甫上任的民政局长吴秀光首度担任纠仪官,并由各级学校校长、优良教师、区长、户政事务所所长担任陪祭官。而八位分献官为议长吴碧珠、副议长李新、文化局长廖咸浩、研考会主委林正修、孔庙管理委员会委员辛晚教、中华孔孟学会理事长李焕,及二位捐地代表辜弘毅和陈枝秀。

 历经“按摩风波”的内政部长余政宪,昨天也准时出席,献上总统祝文,并代表总统上香致意,在后殿时只与马英九简单寒暄。

 紧接着礼生快步走向正殿大门开启仪门及酃星门,每年只有在孔子诞辰这天才会开启,大殿中执事者捧着毛血盘,将太牢之毛血埋于土中,大成乐章中的咸和之乐响起,钟鼓齐鸣,礼生提灯炉、执伞、扇、斧、钺至酃星门外迎神,进馔、上香,乐生演奏宁和之曲,行三献礼,三十六位佾生排列六行六列,身着黑金边黄绸袍,腰束绿色绸带,头戴黑色皂巾,右手秉翟,左手持籥,每一个献礼跳出三十二个舞姿,配合咏唱三章四言八句诗歌,表达对孔子的尊崇与赞颂。

 孔子逝世第二年,公元前四七八年,鲁哀公下令将孔子故居设为孔子庙,并按岁时祭祀孔子,汉高祖于公元前一九五年路经鲁国时,以牛、羊、豚等“太牢”祭祀孔子,开天子祭孔先例,民国四十一年政府订九二八为教师节,全国各县市孔庙皆举行祭孔仪式。

〔记者黄秀枝╱高雄报导〕高雄左营莲潭孔庙祭孔大典昨天上午七点展开,孔子第七十六代孙代表,孔令文及孔令元两兄弟首次亮相,昨天着古装担任陪祭官,引来不少民众抢着与他们合影留念。

 祭孔大典准时在七点展开,副市长林永坚代表市长谢长廷担任正献官,各界及市府局处首长担任分献官,因贿选案将入狱服刑的高雄市议长朱安雄,也在分献官之列,格外受到注目。

 文化局长管碧玲担任纠仪官,过程仿古礼、着古装,向孔子祭祀,祭品突破传统,改用鲜花素果,猪牛羊也以面粉制取代,八佾舞依照惯例,由旧城国小高年级的小朋友担任佾舞生演出,历时约四十分钟结束。

 祭孔大典吸引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观礼,发放“智慧糕”是祭典重头戏之一,领智慧糕相当于传统的“拔智慧毛”,象征增长智慧,文献会准备三千份,一下子就被索取一空,现场同时推出挥毫、孔子拓像等系列活动。

 不同于以往,祭孔大典特别邀请居住在高雄市的孔子第七十六代孙孔令文及孔令元两兄弟,担任陪祭官,祭拜孔夫子,两兄弟是已故中山大学前中文系主任孔仲温的儿子,都还是学生,分别就读嘉义大学森林系三年级及道明中学高二,文献会特地查证族谱确认身份,两兄弟年纪轻轻着古装、披上孔子第七十六代孙的彩带,在祭典中格外引人注目。

 两兄弟的母亲雷侨云,目前在高师大中文系任教,昨天也陪同参加祭孔,提及十年前一家子回中国江西鄱阳湖寻根之旅,祖先在第四十九代时随宋室南迁落籍江西,当时把族谱请回来保存至今,依名字辈份,两兄弟比总统府资政孔德成高一辈。她在铭传商专任教时,有一次,孔德成遇见这两兄弟,还开玩笑要喊他们“叔叔”。

 身为至圣先师之后,两兄弟都觉得“有压力”,时时提醒自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妈妈雷侨云希望,这两个孩子不要有包袱,生活正常,做好孔子后代该做的事。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