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科学杂志:欧洲养殖鲑鱼 致癌物含量高

人气: 15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0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陈泓达╱综合九日外电报导〕九日出刊的美国“科学”杂志刊出一篇由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合力完成的研究报告,指称欧洲养殖的鲑鱼所含致癌化学物过高,建议消费者食用的次数最好每四个月至多一次,或一年不超过三次,以免影响健康,增高致癌概率。

 对此,苏格兰鲑鱼养殖业者随即加以反驳,抨击前述研究忽略含高油脂的鲑鱼有益人体健康,“似为蓄意误导”。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则鼓励消费者继续食用苏格兰养殖鲑鱼。

 这项由美加科学家团队所做的研究堪称迄今规模最大、涵盖面最广的研究计划之一。科学家在欧洲与南北美洲各大都市购买六百多份野生和养殖鲑鱼全鱼和鱼片样本加以分析,总重量超过两公吨。在检测十四种致癌有毒化学物的含量后,如多氯联苯(PCBs)、戴奥辛(dioxins)、地特灵(dieldrin)和毒杀芬(toxaphene)等,发现欧洲养殖和购买鲑鱼普遍含毒成分较高。

 报告指出,大海中捕捞的野生鲑鱼并无污染问题,智利和北美地区养殖的鲑鱼体内虽也含有若干杀虫剂和戴奥辛成分,但比北大西洋地区养殖的鲑鱼干净。苏格兰和丹麦法罗岛(FaroeIslands)养殖的鲑鱼,以及购自德国法兰克福的鲑鱼鱼片污染情况最严重。

 参与研究的纽约州立大学发布新闻稿表示,为避免致癌概率升高,建议消费者食用鲑鱼的概率至多每四个月一次。已届生育年龄的妇女最好完全不要食用含致癌物过高的鲑鱼,以免造成尚未出生的胎儿脑部受损,或出现身体畸形现象。

 不过,苏格兰鲑鱼品质认证组织“苏格兰高品质鲑鱼”(SQS)发表声明指称,是项研究完全忽略食用鲑鱼有益人体健康,其建议似有蓄意误导消费者之嫌,对其他五千多份正面研究成果视而不见。

 FSA则表示,苏格兰养殖的鲑鱼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所订的安全标准,印证FSA先前所做的研究无误。且英国人食用高油脂鱼类的次数平均每周只有一次。FSA建议,消费者的鱼类食用次数每周至少两次,其中一次应为鲑鱼等富含油脂的鱼类。食用鲑鱼的好处超过任何可能的风险,鱼肉中所含的脂酸可减低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

进口鲑鱼 逾七成来自挪威智利

〔记者杨雅民、罗碧╱台北报导〕美国“科学”期刊披露研究发现指出,养殖鲑鱼致癌物是野生的十倍,对此,农委会渔业署表示,台湾鲑鱼全部仰赖国外进口,自挪威和智利进口的大西洋鲑鱼,主要以人工养殖为主,每年进口量达一万二千公吨;自日本进口的鲑鱼则以野生为主,年进口量为四千多公吨。

 渔业署养殖沿近海渔业组副组长石圣龙表示,自挪威和智利进口的大西洋鲑鱼,鱼肉颜色偏向橘黄和橘红,主要用于日本料理店,做为生鱼片或高级料理;自日本进口的太平洋野生鲑鱼等级较低,鱼肉颜色偏粉红,主要在超市和传统市场销售,用于家庭烹调。

 石圣龙指出,养殖鲑鱼即使含多氯联苯、戴奥辛等致癌物,大多会囤积在鱼皮或脂肪中,爱吃鲑鱼的消费者若有食用疑虑,可先除去鱼皮再料理。

 不过卫生署食品卫生处副处长萧东铭昨天表示,因该项报导未提出明确数字,所以还必须进一步了解,才能评估风险,如果该研究确实发现致癌物含量真的很高,发现问题真的很严重,将会采取紧急措施,必要时,则会修改食品卫生管理法,进一步处理。

〔记者杨雅民╱台北报导〕家乐福、大润发、爱买和特易购量贩店表示,该卖场销售的鲑鱼主要以挪威、智利为主,进口商进口时都经相关主管单位检验合格;顶好超市也指出,该超市销售的分切鲑鱼主要自挪威和加拿大进口,薄盐鲑鱼则来自日本北海道的野生鲑鱼。

 大润发表示,该公司销售的鲑鱼以挪威进口为大宗,夏天则会进些加拿大鲑鱼,进口鲑鱼都经主管机关检验合格才进口,该公司虽未标示产地,但消费者若询问,会告知消费者。

 特易购公关经理吴明君指出,特易购的鲑鱼主要来自美国和北欧,不过,特易购去年为了购买高档鲑鱼的消费者需求,特地自美国阿拉斯加引进野生鲑鱼,每公斤售价高达四百元,比一般鲑鱼贵近一倍。

 爱买吉安公关经理严必文表示,爱买卖场销售的鲑鱼以挪威和智利进口的为主,全都经进口检验合格,是否标示鲑鱼进口产地,将配合政府政策。

 顶好超市行销经理陈超凡表示,顶好超市销售的包装鲑鱼均有标示进口产地,薄盐鲑鱼来自日本北海道的野生鲑鱼。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