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居高數月內不下 減緩經濟成長

標籤:

【大紀元10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宇心綜合報導)紐約商品交易所28日原油期貨首度突破50美元歷史新高紀錄,29日美國公佈最新石油庫存量意外增加340萬桶,令油價一度下跌,但隨後恢復漲勢。石油分析師估計未來幾個月內,在市場供需仍未恢復平衡的情況下,油價有可能居高不下,甚至仍可能持續攀升至新天價。在過去1年來,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已經大漲77%。

*油價居高不下的原因

目前,襲擊墨西哥灣的颶風、伊拉克的動盪、阿及利亞叛軍可能攻擊油田、尼日利亞突發的國內戰爭、沙特阿拉伯出現的動亂、中國經濟對燃料的龐大需求以及俄羅斯能源鉅子尤克斯的財務困境,都讓石油貿易處於緊張狀態中,使得油價居高不下。

阿及利亞叛軍威脅攻擊尼日河三角洲的石油設施,在當地開採石油的皇家荷蘭蜆殼集團在上周已撤走在那裡工作的235名工作人員,

在艾凡颶風美國侵襲墨西哥灣2周之後,目前當地的石油日產量仍比正常水準少約50萬桶。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警方上週六也曾與恐怖份子爆發衝突,也是促使油價飆漲的主要因素之一。

阿及利亞日產230萬桶原油,是美國市場的重要石油供應國。墨西哥灣區則提供美國市場四分之一的需求量,但近來飽受颶風襲擊,產能降至低點。

*沙特每日增產150萬桶

沙特是在油價飆破每桶50美元的關卡後,宣佈將在數周內每日多產150萬桶石油,把油產提高為每日1100萬桶,以遏止飆漲的油價。

沙特阿拉伯是全世界原油產量最高的國家。

*油國組織無意提前集會

正當外界對油價飆漲可能引發經濟不景氣而感到憂心忡忡之際,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主席尤斯吉安托羅表示,油國組織無意提前舉行原定在開羅舉行的會議。

近期OPEC決定11月起每日增產100萬桶原油,每日上限產量提高至2700萬桶,不過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種象徵性增產對緩和供給緊張無實際助益,

*G7要求油國增產

7大工業國(G7)財長及央行首長10月1日在華盛頓開會,並邀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及中國與會。會議要求產油國增產,以及中國改變人民幣政策。

*減緩全球經濟成長

鑒於目前的油價,美國財長史諾認為已經過高,若持續下去將會減緩全球經濟成長。

經濟分析師表示,油價上漲的最大憂慮是全球經濟,美國每次經濟衰退都是以油價上漲為先兆的。

國際貨幣基金(IMF )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隨著油價攀升,美國經濟成長趨緩,全球貿易失衡擴大,經濟成長的風險將越來越大,IMF並下修明年經濟成長預估。

*美經濟成長動力受阻

經濟分析師表示,原油期貨價格上揚,可能會使美國經濟成長動力受阻,但大概不會造成經濟不景氣。

分析師指出,當前油價經過通貨膨脹調整之後,仍處於歷史正常水準,這是因為美國和其他許多經濟體比過去更有效使用能源。

美林證券分析師羅森柏格說,如果原油價格跟上1980年以來的通貨膨脹率漲幅,如今會達到每桶95美元左右。

*高油價削弱亞洲經濟

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阿里29日說,當前國際高油價如果持續下去,可能大幅削減亞洲的經濟成長率,引發通貨膨脹及利率顯著上揚。

在仰賴石油進口的經濟體中,中國、香港、印度、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將受到最嚴重衝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汽車供應鏈加快出海 分析:規避歐美制裁
Fed壓力測試:美大型銀行都可抵禦經濟動盪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違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罰1450萬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