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譚慎格:鮑爾談話嚴重錯誤將給北京攻台藉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28日專電)華府兩岸問題專家、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譚慎格表示,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北京所說,「台灣不享有國家的主權」及「兩岸應透過對話走向和平統一」的說法,是非常嚴重的錯誤,國務院必須立即嚴正澄清,否則等於告訴北京,依國際法,中國可以為領土完整而發動內戰。

譚慎格說,鮑威爾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時,連續價話,國務院事後一直在補救,但到目前為止仍未修補好。

這位曾任職國務院二十餘年的學者說,國務院必須立即行動,修補鮑威爾失言造成的傷害,重新聲明「美國現在不會,也永遠不會對台灣主權問題採取立場」。

譚慎格說,鮑威爾不小心價話,讓台灣非常錯愕,而北京則沾沾自喜,因為鮑威爾的說法等於是為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合法化。

譚慎格指出,為兩岸對話的最後結果預設「統一」立場已經夠糟糕,鮑威爾還說「統一」是「雙方所共同追求的」。

譚慎格說,鮑威爾知道自己這樣說是錯誤的,因為過去兩年來,他一直在勸告台灣領導人不要公開聲明台灣已經獨立。而自從陳水扁總統當選連任以來,美台之間的默契就是,台灣在作任何公開聲明之前先與華府諮商,而美國將支持台北尋求兩岸對話。如今鮑威爾為兩岸對話的結果預設了立場,美台之間的默契被破壞殆盡。

譚慎格強調,鮑威爾所說「台灣不享有國家的主權,那是我們的政策,我們堅定的政策」一席話,不但傷害台灣,而且也侮辱了台灣。

他說,不管美國承認與否,台灣都享有做為一個國家的主權。一九三三年美國簽署蒙地維歐公約時,就承認了成為一個國家的要素是人民、領土、政府和與他國建立關係的能力,而台灣完全擁有這四項要素。

此外,蒙地維歐公約還規定,「一個國家的政治存在,與其他國家是否承認它無關」。公約解釋說,承認可以是表明的,也可以是默認的。美國及許多歐美大國都在台北設有半官方的機構,派駐人員根本就是外交官。美國在台協會人員的名片上所印的電子郵件地址都以gov結尾,可見他們根本就是在政府機構服務。

譚慎格並指出,美國可以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世界上可以只有一個中國,但那個中國並不一定包含台灣。

此外,台灣關係法第四項第b條第一款明白指出:「當美國法律提及外國、國家、政府或類似實體時,這些條款及這些法律必須包括並適用於台灣」。

譚慎格繼續指出,在政策上,美國從未接受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一九八二年,國務院寫給聯邦參議員伊斯特(John East)的備忘錄上就提到,「美國對台灣的主權不採取立場」。而裡根於一九八二年對台灣所作的六項保證中的第五項就是:「美國不改變對台灣主權長久以來的立場」。

譚慎格並引述美國主管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今年4月在國會聽證會上的發言說,「我一直就沒有對『一個中國政策』下過定義,事實上也很難下定義,我只能說,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和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是不一樣的」。

譚慎格說,鮑威爾應該照凱利的說法發言才對。

譚慎格建議國務院立即採取下列三步驟,對造成的傷害進行補救:一、解釋鮑威爾的意思並不是指美國支持和平統一,而是

和平解決歧見;二、再度對台灣及亞洲其他國家保證,布什政府遵守雷

根總統的「六項保證」。三、承認美國沒有立場宣佈一個國家有沒有主權,因為

主權是由人民來決定。

譚慎格最後強調,如果不這樣做,鮑威爾等於是一夕間放棄了美國堅持五十年的兩岸政策,而且也等於對中國傳遞了他們有權依據國際法,為領土完整而發動內戰,中國將會非常高興地「遵照辦理」。93102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