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隨筆:旅遊豐收年的遺憾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1月10日訊】BBC中文網記者蘇平

夏時制一結束,每天下午三四點鐘,黃昏就開始靜悄悄地遮住西敏寺和倫敦眼。

如果趕上陰天、下雨,這層輕紗就變成了鐵幕,雨中霧中的倫敦,有時真能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因此,更是懷念夏日明媚的陽光和盛開的鮮花。

夏天,是英國旅遊的旺季,今年,英國的旅遊業收成喜人。據英國旅遊局(Visit Britain)新近公佈的統計數字,今年6到8月間,來英旅遊的海外遊客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百分之八。旅遊局說,遊客的絕對人數創下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峰。

美中不足的是,英國目前仍然沒有同中國敲定旅遊目的地協議,因此,也就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大批中國遊客繞道而行,登陸法國或是其他歐盟國家。

走出低谷

在過去短短的3、4年間,英國旅遊業連續遭遇了全球經濟衰退、口蹄疫、9·11恐怖襲擊、薩斯蔓延等事件的災難性打擊。

一度,餐館倒閉、酒店關門、航班減少,數十萬人職位難保。去年3月,由於擔心恐怖襲擊,英國政府曾經派遣坦克守衛希思羅機場。這對旅遊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公關災難。

從去年起夏天起,旅遊業逐步走出低谷。比如說,受政府免費入場新招的鼓舞,倫敦的博物館、畫廊再度成了吸引遊客的熱點。就連女王本人,都曾在去年親自攜帶家族成員,走訪博物館、主題公園、鄉間酒吧,為旅遊業扮演形象大使之角色。

剛剛結束的這個夏天,出了低谷的英國旅遊業乘勝追擊、再創新高。今年1月到8月之間,總共已經有1850萬海外遊客來英國觀光,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

美中不足

不知道你同不同意這種說法,英國是很多中國人嚮往的旅遊勝地,我沒有來英國之前這樣認為,現在仍然堅持這種觀點。

倫敦眼是吸引遊客的景點
白金漢宮、議會大廈、鄉村風情、文化傳統,蘇格蘭的風笛格裙,再加上上學時讀過的「雨中康橋」一類的浪漫描寫,來英國度個暑假,應該是在錢包允許前提之下的首選地之一。

美中不足的是,英國仍然處於中國同歐盟簽署的旅遊協議之外。這一協議涵蓋20多個歐盟國家,今年9月1日起生效。來自中國的首個自費歐洲旅行團一行二十多人,同日抵達巴黎觀光,之後取道法國,前往瑞士、意大利等地。

英國,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一批又一批的中國遊客繞道而行,看著滾滾財源流進別人的腰包。

其實,英國也早就在同中國磋商,爭取盡快敲定旅遊目的地協議。簽訂這一協議,意味著中國公民可以作為旅遊者自由來英。

英國上至內政部、下至旅遊局,都不否認簽訂協議對英國有著重大的經濟意義。因為,中國人旅遊除了觀光之外,另外一個最大的目的就是購物。從巴黎香水、到瑞士手錶,中國遊客出手毫不吝嗇,購買力早就引起重視。

但中英兩國之間有關旅遊目的地地位的談判頗有雷聲大、雨點小之嫌。今年推明年,明年推後年。特別是從去年起,「就要簽了、就要簽了」的說法聽了很多遍,耳朵都快起老繭了。

談判老是「接近尾聲」,協議總還沒簽。據說,主要原因是協議的某些細節還沒敲定。其中主要的一點是如何確保旅遊者按照簽證的規定,按期回國,避免發生所謂的「跑人」事件。

除了「地位」之外,和自己的歐洲鄰居比起來,對中國遊客來說,英國還有另外一個「劣勢」:英國也不參加申根協議的開放邊界。

再加上,到英國來,必須過英吉利海峽,既費時又費錢。借用一句中國官方媒體常用的套話:英國人真需要加大努力的力度。

「聲東擊西」

雖然如此,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2002年對海外遊客所作的一項調查,該年度共有65000名中國居民來英國訪問,與上年相比上升了88%!

原則上講,所有到英國來的中國人,除了探親、定居之外,都應該是某種「公幹」、而非「遊客」,如商務談判、參加會議、官員訪問學生留學等。

國家統計局的調查說,在所有中國訪客當中,45%是以商務旅行目的來英國的。但調查接著指出,據估計,70%的商務旅行其實都是「遊覽觀光」的借口。比如說,來訪的代表團花上一天的時間開會、參觀生產線,然後花一個星期、甚至更多的時間周遊英國。

紅大巴、黑出租都是倫敦的象徵
英國旅遊局樂觀地認為,英國的歷史、傳統、王室、風光、文化、英超,再加上政府與旅遊業的齊心合力,英國有足夠的魅力招徠中國遊客。

再說了,英國還有另外一個別人沒法比的優勢:英語。

只欠東風

據英國旅遊局統計,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去年在英國的消費總計達到1.27億英鎊,如此巨大的一塊蛋糕,足以讓人垂涎三尺。

再說了,這塊蛋糕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雖然兩國政府之間的談判長期以來總是”接近尾聲”,旅遊界已經行動起來,準備迎接可能迅速增加的中國遊客。

比如說,倫敦的五星級大酒店喜來登(Sheraton Park Tower)不久前宣稱,該酒店近300間客房中全部均可收看中國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一些旅行社早就準備好了中文導遊;還有大百貨公司正在積極研究法國的一些大商店專門協助中國遊客花錢的成功經驗。

彷彿,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坐在一邊的同事說,他去年去北歐旅行時,看到滿載美國遊客的遊船靠岸。岸上,當地的美國人揮舞著星條旗、唱著美國國歌。

他問,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能看到滿載中國人的遊船在英國靠岸?屆時,或許我們也可以去揮揮彩旗?

反正,中文部的辦公室距離泰晤士河也不遠,三五分鐘就可以走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倫隨筆:首相新宅的“風水”
英倫隨筆:華人何必三緘其口?
英倫隨筆:外國的月亮最圓?
旅遊專家:郵輪旅行必帶這12件物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