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文秀公益優先 聲樂美聲心中來

標籤:

【大紀元11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賴仁中╱特稿

意大利著名導演羅貝多貝里尼編導的「美麗人生」感動世人,他上台領獎時,說的第一句話是:「感謝上蒼賜給我貧窮」。

名聲樂家簡文秀的歌聲,所以動人心扉,也因為上天曾讓她嚐受過生命的艱難,當她後來在國際舞台初露頭角時,她有著同樣感觸:「感謝上天賜予我非常多的挫折,讓我在音樂領域裡,擁有更深刻的感受與啟發」。

有一派哲學家認為,美是心的產品,而情感正是心感物的激動,簡文秀正是一位生活體驗家,對每一件事、每一首歌,非得把自己的思維與情愫完全投入其中,再把心靈的感受與意念,自然地在舞台上流露出來。

她也是一位到處走動、閒不下來的生活體驗家,沒辦法把自己拴在教室裡教課,故想向她求教的人,非「追著她跑」不可。

所以不少聲樂界後進,要經常打聽:「簡教授現在在哪?」,當一位媽媽「查出」簡文秀難得有個每周指導司法院合唱團的固定行程時,如獲至寶,拉著學聲樂的女兒:「機會難得,一定要準時去哦!」

有人追到司法院,更多的人則跟著她趕場,簡文秀說,的確,舞台才是真正學習的場所,從上台前的情緒培養、體力調整、到台上的歌曲詮釋、情感表達、走步、與觀眾的共鳴等,都是教室裡學不到的。

舞台上或後台,是人們看得到的一面,簡文秀自我提昇的過程,則鮮有人知。譬如她留美期間,適逢錄製「玫瑰三願」名曲,長達兩週,一整日都在校園森林小道踽踽獨行,或聚神觀看蒼翠的綠、花朵的美、時而飄來的朦朧霧等,用以體會詞曲內涵與意境,沒想到有同學以為她「受到什麼刺激」,好幾人輪流跟蹤,深怕她做出傷害自己的事來。

一位當年同學回想起這件事,總覺得好笑,但莫不對簡文秀把心境整個浸潤曲中的求其完美態度,欽服透頂。

這又是為什麼簡文秀的舞台表演,會讓無數觀眾覺得,詞曲裡的一切似乎都躍然眼前,如此的栩栩如生。也很少人知道,簡文秀何以將自己的絕大部分奉獻給公益,這源自於她和「上天的約定」。

要從一九九○年、她赴加拿大奪得個人首座國際聲樂比賽首獎說起,當年上台前,她向老天起願,若能獲獎(只要前三名就好 ),往後一輩子定當以從事公益為優先,結果一舉拿下第一名。

她說,她向老天的要求可能有些過分,但她回台後,真的開始履行約定,後來約定變成習慣,再後來習慣又成為她一生的職志,從此不再受約定束縛,打心底地去做。

有人說:「文化是生活、文化是生命的本質、文化是國家的氣質」,從簡文秀身上,可以看見她經營音樂生命的創化,把這種創化演唱詮釋出來,就讓人感受音樂之美,流露於個人言行和風采,則讓人體悟音樂藝術家與歌手之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歌劇傳奇人物帕華洛帝將於義大利教授聲樂
結束演唱生涯的帕華洛帝開始教聲樂
結束演唱生涯的帕華洛帝開始教聲樂
中美合唱團青少年合唱觀摩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