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茉莉﹕殺害林德的凶手和沉默權

茉莉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11月28日訊】去年9月10日被殺害的瑞典女外交大臣—安娜.林德的家庭法律代表,在斯德哥爾摩高等法院的法庭上,用清晰的女性聲音,對已經被認定的兇手米亞伊洛維奇,一遍又一遍執拗地發問:「安娜.林德一家想要你告訴他們,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我們—坐在電視機旁的觀眾,在那一刻,全都屏住呼吸,緊張地等待著。去年瑞典人熱愛的外交大臣安娜.林德遇害身亡,曾經給這個寧靜的北歐國家帶來巨大的感情風暴,悲痛的瑞典人不明白,為什麼年輕能幹的林德要遭到如此厄運。在殺人真兇被捕之後,不但林德的家庭,幾乎所有關心此案的人們,都想要知道兇手行兇的真實心理動機。

然而,不管人們想要得知真情的願望如何迫切,米亞伊洛維奇—一個來自塞爾維亞的移民後代,死死地閉住嘴,一言不發。早先,他曾經在審訊時承認自己殺害了林德,原因是當時他的精神狀況處在病態的紊亂之中,沒能就醫,看到林德在商店裡出現,他便聽到自己腦子裡發出了一個沒法抗拒的聲音,要求他去攻擊林德。米亞伊洛維奇說:「那是耶穌選擇了我。」

兇手自己這樣解釋殺人的動機,很難被一般瑞典人接受,但使其律師有了理由,要求法院免除神智有問題的米亞伊洛維奇的刑罰,讓他去接受精神病治療。儘管有人揭發說,在塞爾維亞戰爭血腥時期成長的米亞伊洛維奇,對支持北歐轟炸南斯拉夫的女外交大臣懷有仇恨,而且他在認罪後也曾要求放棄瑞典國籍,以便回塞爾維亞服刑。這一切讓人們猜測,米亞伊洛維奇的犯罪行為或許和政治有關。

但瑞典法律不相信猜測,7月8日,上訴法院做出裁決,裁決案犯米亞伊洛維奇接受精神病治療,而不是接受終身監禁。 最近,檢察官尋求繼續監禁米亞伊洛維奇,於是,這次開庭打算就此做出決定,而米亞伊洛維奇則用沉默回答一切問題。

對於米亞伊洛維奇的沉默,瑞典各界有不同的反映。有人認為,他選擇沉默,是因為沉默對他有利,如果他清楚地回答問題,那麼,他有精神病的說法就會被人懷疑。還有人認為,米亞伊洛維奇這種策略很聰明,很有實際效果,他用沉默說明,自己殺害林德是由於頭腦不清。

儘管瑞典人對至今未破除林德被殺之謎感到遺憾,但人們一致認為:即使米亞伊洛維奇是這麼一個給全瑞典製造悲痛的人,他仍然有權享受他的沉默權,這種沉默權是他不可侵犯的權利。

這就牽涉到歐洲國家普遍實行的沉默權制度。這個制度最早開始於英國,後在美國推行並在歐洲各國普及。作為一項自然權利的沉默權,是一項「不說話」的權利,是刑事審訊中保護被告人人身權的最主要方法。這項權利是無罪推定的一個重要內容,屬於人類的基本人權,也是國家法治文明的標準之一。

筆者因此回憶起當年在中國監獄所看到的情況。那時候,女監經常可以看到犯人在被提審後,被打得鼻青面腫地回監,據說是審判人員執行「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規定,對不願說真話的被告進行懲罰。在中國的刑事訴訟法中,沒有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沉默權,相反,卻規定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訊問有「應當如實回答」的義務。

這樣的法律如果不改革,中國的刑訊逼供就會繼續盛行,被告的人權就得不到保障。當殺害瑞典外交大臣的兇手在法庭上大大咧咧地沉默之時,我禁不住為在中國遭受殘酷的法外用刑的同胞感到痛心。在一個法律主要用來維護當權者統治利益需要的國家,要制定符合人權原則的沉默權制度,還需要更多的法律工作者為之呼籲。

大紀元首發 轉載請註明大紀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名家專欄】摧毀共產主義從各州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