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血淚後面的理性分析

——對童工問題的一個觀察

秋風

標籤:

【大紀元12月11日訊】可憐天下父母心。如果我們要從根本上消滅童工現象,所需要的就是改變那些貧窮的父母們的處境。

對於任何人來說,童工都是一個令人黯然神傷的話題。花季歲月,卻在辛苦的勞作中渡過,人間慘事,莫過於此。因此,每涉及這一話題,人們總是慷慨激昂,涕泗橫流,義憤填膺,這些當然令人感動不已。但是,面對這一社會現象,僅靠道德的高調,甚至是立意極好的法律,能不能解決問題?如果我們真的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表現自己的道德形象的話,那麼我們就需要理性的辯析。

我們首先需要一個假設:父母對自己的兒女的了解和愛,是任何外人也無法比擬的。這一論斷,當然不是完全絕對的,但起碼有99%是正確的,所謂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兒女的父母,所謂虎毒不食子、可憐天下父母心等等民間諺語,反映的正是父母與子女間的那種血肉關係。有了這個假設,後面的很多論述就有了根據。

那麼,人們就會問,為什麼父母會把自己最愛的子女送進火坑?我的看法是,這恰恰是外人才會問出的問題。你覺得是火坑,可在父母看來,卻絕對不是火坑,相反,可能是一種最好的選擇。問題就在於,你的孩子所處的社會跟童工不同,而你的位置也與童工們的父母不同。不同的位置決定著不同的預期,而眾所周知,正是預期,決定著投資,對未來的預期,決定著人們當下的選擇和行動。

你處在現代文明的陽光普照的城市,你的孩子選擇的範圍相當大,你可以預期,你的孩子的未來有無數的機會可供選擇。於是你就照著這種預期設計你的孩子的現在,你供他上好學校,讓他學鋼琴,讓他學繪畫,讓他學英語,讓他學電腦,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投資,其實是你的人力資本。你每天拿出三個小時,然後還犧牲了週末,算算看,十幾年下來,這是多麼巨大的一筆資產,如果把這些折合成現金,你絕對是百萬富翁。你之所以捨得進行這麼巨大的投資,是因為你知道,你的這些投資,是會給你的孩子帶來巨大的收益的,根據一般的經驗,這種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投入成正比的。而對孩子來說,通過延遲工作而學習知識,這一過程中積澱在他身上的大量資本,可以抬高他未來的人力資源定價。而你知道,肯定會有人為為這麼高的價格買單。

連你自己都對自己高尚的投資感動了,於是當你看到有人竟然把年紀小小的孩子送到工廠、作坊時,你覺得你那為人父母的高尚的本能被冒犯了,你覺得這些父母簡直該死,他們也對自己的孩子太不負責任了,他們簡直不是合格的父母。

然而,讓我們站在那些童工的父母的角度看看:他生活在一個沒有任何機會的社會中,他知道,他的孩子幾乎沒有任何向上流動的機會,比如說走出農村,改變自己的命運;他也沒有資金為孩子的未來投資。他或許有一點點資金,比如,可以供養他上個小學,可是以他的經驗來看,這種投資的收益,或許是負的。他的人力資本本來就很廉價(沒有知識),因此投入到孩子身上也不會有什麼收益。

對他來說,未來是不存在的,因為未來跟現在沒有什麼兩樣,他的父母是貧窮的農民,他自己是貧窮的農民,那麼他的兒女也必然是貧窮的農民。是的,確實有人通過教育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但根據他的經驗,這絕對屬於小概率事件,那麼,他就會盤算,追加大量的投資,是否合算?在城市,如果你考不上清華,那麼也可以上北京工業大學,再不濟也可以上個專科學校,你的投資仍然有收益;而在農村,如果你靠不上大學,你的整個投資就基本上泡湯了。

而你的投資積澱在孩子身上,如果不能走出農村,那麼,就不會有人為孩子較高的人力資源出價。說到底,目前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決定了,整個社會所大量需要的是乃是低價的人力,不需要知識的準備的體力勞動者,而且由於供應極度充分,這種人力的價格被固定在一個水準,形成了一種悲慘的價格剛性,在這種價格結構中,父母的少量的人力資源投資,幾乎不能對你的人力定價發揮什麼效應。

在這種預期下,貧窮的父母們的唯一的選擇就是放棄對未來的投資,而最充分地發揮現有資源的價值,也就是說,讓孩子立刻直接投入生產體系中,這種做法對於家庭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即便是對孩子本人來說,這也是一種最優的選擇,因為通過儘早進入到社會分工體系中,孩子可以積累到實用的技能,這些技能可以提高孩子的人力資源定價,而且,這些技能是有人會買單的,而不像半吊子的知識,根本無人出價。

因此,我的結論就是:不同的預期導致了處境不同的父母對孩子截然不同的投資選擇。如果我們要從根本上消滅童工現象,所需要的就是改變那些貧窮的父母們的預期,而這,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了。

2004-11-30

--轉自《人與人權》2004年12月28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