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網路語言對漢語造成負面影響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2月1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網際網路日益發達,越來越多的新詞彙正迅速蔓延。對此,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語言專家李如龍表示擔憂,認為對漢語造成負面影響。

新華網今天引述李如龍說,網路語言是對漢語一種污染,是小群體為了團體交流方便,根據自己的愛好編造出來的,這是一個不健康的苗頭。

「偶稀飯粗稀飯(我喜歡吃稀飯)」、「暈倒,樓主剛從火星歸來?(指不懂你的意思)」、「偶8素米女,偶素恐龍(我不是美女,我是恐龍)」、「介素蝦米東東?(這是什麼東西)」,李如龍舉例說,這些都是「網蟲」們的網路語言。

他表示,如果網路語言僅僅在網上使用倒也罷了,當這些語言被用在作文和日常對話中,往往讓教師和父母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此外,根據該網站對一百名網友進行的調查,近一半人表示網路語言與平時生活中所用的語言差別不大,另一部分人認為差別在於生活中的人聽不懂而已。

但無論持何種觀點,他們都認為網路語言使用很方便,並常掛在嘴邊。

據統計,在這一百名網友中,用得最多的網路語言是「暈」,接下來依次是「鬱悶」、「呵呵」、「寒&汗」、「偶」、「倒」、「蝦米」、「東東」、「醬紫」。

相關新聞
好萊塢決定 對非法下載或交換影片興訟
二○○四年網路巨星:部落格(BLOG)
趨勢科技發佈快樂耶誕變種病毒中度警訊
Google將把數百萬冊圖書上網以供搜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