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漁者:家,永遠的懷念!

煙波漁者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8日訊】從小在長江邊長大,便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記得兒時的幾間老宅,離水不遠,雖沒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詩情畫意,但只要走出戶外,便有綠蔭簇擁的小徑,讓你直達江邊。面對滾滾東逝的江水,還有江面爭流不息的船舸,不禁覺得天空地闊,心曠神怡,靈感也會攜手而至!
‘??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的祖祖輩輩,就是靠著這取之不盡的長江水,和岸邊廣袤肥沃的土地,完成了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不知流傳著多少神奇玄遠的傳說。
‘??
記得孩提時長輩曾跟我講過的,伍子胥一夜白頭的故事,就發生在靠近江南岸的那片萬頭攢動的蘆葦林。如今,那片蘆葦林已被僻為老百姓的莊稼地,種得最多的農作物是油菜。每到春暖花開時節,油菜花都是嫩黃漫天,芳香四溢。風兒拂過,能瀰漫三鄉五鎮。置身其中,感覺無法言表!
‘??
告別校園後,揣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我還是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可愛的家和那奔流不止的長江,去了原本陌生的都市。這麼多年,我有幸在城市謀生,卻時常被一些齷齪的世風折騰得心力交瘁。每逢那時,我便想起了故鄉,也想起了故鄉的那條長江。今年思鄉心切,終於回了一趟家。長江依舊是昔日那般激情澎湃,只是,在江的岸邊,多了一道長長的,高高的,用青石和混凝土鑲嵌的河堤。離江不遠處的那些曾經鬱鬱疊翠的山已不復重現,僅留存於童年的記憶中了。鄉親們喝的雖然還是那甘甜的江水,但是,再也無法站在自家門口欣賞那「大江東去」的壯觀景象!
‘??
再次離家,是在一個日薄西山的傍晚,當時雖已入春,卻是乍暖還寒。風一陣陣吹過,兒時和父親一起手植的,幾棵倖存於山腳的白楊樹,發出莫名的聲響,我幾乎聽成了古曲《高山流水》的調子。記得小時候跟父親一起到漢陽鐘家村走親戚,他對我講過「鐘家村」的由來,當然也少不了俞白牙和鐘子期的悲情故事。如今,那些令父親尊敬和欽佩的老一輩已相繼作古,父親也已年逾花甲,身體大不如從前了。他在家,除了張羅那幾畝僅僅只能維持口糧的薄田,平時很少外出!我想,縱然是那支曲子,但《高山流水》不遇知音,又何用之有呢?
‘??
真正踏上了離家的路,我仍然禁不住頻頻回首,看看那曾經爛熟於心,現在卻又略顯陌生的景致。偶爾聽到幾聲候鳥的鳴叫,我便想:那是不是對天涯遊子的召喚?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幾年前,我去了一趟北京。中外聞名的天安門廣場毫無疑問地成了我那次京城之行的必到之處。走在遊人摩肩接踵,揮汗如雨的廣場上,我所感受到的不是自由文明的氣息,而是殺氣騰騰,戒備森嚴的景象。成群結隊的武警戰士不知疲倦地轉來轉去,他們帶著一種敵視遊人的目光和傲視一切的表情,令人望而生厭。這和我孩提時的子弟兵形象相去甚遠,可能這才是新時期軍人的代表。
  • 打開中華民族幾千年塵封的歷史,「禮儀之邦」的美譽或許會讓每一位炎黃子孫為之驕傲。然而,當歷史的車輪匆匆駛入應該充滿活力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紀時,我們徜徉在極其局限的都市繁華和歌舞昇平之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還會有如沐春風,心曠神怡的感覺嗎?
  • 打開中華民族幾千年塵封的歷史,「禮儀之邦」的美譽或許會讓每一位炎黃子孫為之驕傲。然而,當歷史的車輪匆匆駛入充滿活力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紀時,我們徜徉在極其局限的都市繁華和歌舞昇平之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還會有如沐春風,心曠神怡的感覺嗎?
  • 對詩歌好壞以及風格好壞的評價都是因人而異的﹐2000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誰﹐沒有幾個中國人知曉﹐更不必說其著作了﹐這就是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下﹐不同的意識形態所產生的不同價值觀念所導致的非正常標準的一種體現.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