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文周:從學美語到大都會博物館

雨文周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3日訊】決心學美語時,已經是20世紀末了,當時在上海很普及的讀物是《走遍美國》。

仍然記得在上海外國語學院讀語言班時的情景,教我們的老師來自美國,蠻年輕不過30歲左右,灰藍眼睛白皮膚,頭髮是褐色的,似乎混雜了全世界最優良的品種於一身,非常英俊,也很調侃,中文說得倍溜,上課的時候神采飛揚不知迷倒過多少像我這般年紀的女孩子!

  很清晰地記得《走遍美國》的第一課:美語老師一邊放著錄像,一邊用他美國腔的英語洋洋灑灑地為我們介紹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林肯藝術中心,肯耐基中心,百老匯,時報廣場,華爾街,帝國大廈,5大道,世貿中心,聯合國廣場,自由女神。而當那些令人炫目的建築和雕塑如一枚刻骨的印章,在我內心深深烙印下的時候,我唯有的願望就是:有一日我能親手觸摸,親耳聆聽,親眼神會。但是那最初的萌動在當時是那樣隱秘,如同初戀的羞澀顯與月色下的眼睛,曖昧,躲閃,撲朔迷離。

  而今,當我真正親臨這座城市的時候,我的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斯世如夢,曾經的夢想終於變成垂手可得的真實,我唯一的希冀就是讓我沉醉--
  
  大都會博物館已經去過多次了,每次去,總不經意地讓我在這座堪稱世界博物館收藏之最的龐大建築裡,拾得我想要的至聖至寶。

  這座背依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的大都會博物館,建立於1880年,高台階,象牙白的大理士廊柱,維多利亞風格的恢弘雄偉,同英國的白金漢宮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並稱為世界三大博物館。

  去過北京的故宮,也去過上海新建成的博物館,曾經為故宮的博大感喟也為上海博物館的獨具匠心而嘖嘖稱道,而置身紐約博物館我幾乎沒有閒暇去感喟和讚歎,我唯有的本能就是不停地去用我的眼去搜索去發現去體味奇跡。

  很多人稱:紐約紐約博物館是一個融匯世界文化精粹的寶藏,其實是一點不過分的,紐約博物館佔地不過8公頃,只是北京故宮博物館的1/9,但展出面積卻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僅畫廊就有200多個,藏有36.5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

  博物館的展出區共3層,一樓展區的主體是歐洲和非洲藝術,包括希臘羅馬和埃及藝術,二樓展區的主體是亞洲和大洋州藝術,主要包括中國藝術,日本和印度藝術。

   三樓主要展出世界繪畫,攝影藝術,漆器和古玩。

  所有的展區中只有美國館貫穿整個1至3樓,雖然美國不過幾百年的短暫歷史,同希臘羅馬和悠悠上下5千年的中國相比似乎無足掛齒,但是你卻能從中發現這個年輕的國家之所以繁盛的根源所在,那就是攝取精華,剔除糟粕!

  一樓展區之所以被稱為博物館最搶眼的一部分,不僅是因為龐大的古希臘雕塑群,羅馬帝國的武器和盔甲,豪華的歐洲中世紀服裝和裝飾藝術,更吸引人的是在博物館的北側大廳,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鄧杜神廟」被神奇地移置在博物館內為它特意建造的巨型玻璃罩裡,不知道如此盛況的大手筆,遠躺在荒蠻沙漠古墓裡的埃及法老是否會感到忿忿不平?

  除了埃及藝術,中國的園林藝術也被仿建在博物館的二樓北側,被稱為「明軒」。

  明軒建立於1981年,園中飛簷、雕樑、魚池、涼亭,室內對聯、撣瓶、八仙桌、太師椅一應俱全,這裡幾乎是遊客們聚集最多的展區,遊客們駐足於此或者圍坐在石凳前悠哉游哉的情景隨處可見,可想而知西方人對中國藝術的喜愛到了何種偏激的程度?

  博物館的繪畫和浮雕之多也是令人歎為觀止,其中不乏世界頂級大師的名畫,莫奈的《年輕女子》,畢加索的《格圖德斯塔肖像》,洛伊茲的《華盛頓穿越特拉華》,法國大藝術家羅丹的雕塑,伊斯蘭的「亞述浮雕」甚至還可以看到來自大洋州復活節島上的神秘雕塑。

  除此之外,博物館還收藏了從十六世紀末至今來自歐洲亞洲非洲和北美洲的大量時裝,無可厚非被冠以「時裝研究之都」的美譽。而繁盛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生產的花飾陶器和彩釉,威尼斯玻璃製品,青銅器更是眩人眼目。當你穿行在樂器廳的時候,看到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宮廷和傳統樂器,包括最古老的鋼琴,珍貴的小提琴,撥弦古鋼琴和各種非西方樂器被保存得如此完好,你又會為那些早幕後默默奉獻著的人們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暗暗表示由衷的敬意!

  踩著輕履遊走在博物館裡,如同神遊了世界,如同神遊了地球的歷史,從這裡,你可以看到遠古時期埃及,中國,希臘,印度的強盛和繁榮,看到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後又一個新文明的崛起,看到中世紀歐洲權貴的腐化和奢侈,看到非洲大洋洲亞洲人類多元化文明的相似和差異,整個博物館簡直就是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的縮影!

  而在每次結束這樣的旅行之後,望著博物館外懸浮在中央公園茂密綠色之上的蔚藍色的天際,內心總會發出由衷的喜悅,我慶幸我的人生雖然佈滿崎嶇,卻比旁人多了看世界的眼力,我肉體所能依托的親情雖然遠離,但是我所追求的精神的快感卻相伴朝夕,人生還有什麼比享有這樣的賜予更豐富的呢?

  在此刻,我滿足!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