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驛風景隨想–神戶

謝秋霞

人氣 3
標籤:

車站名:神戶
線路名:日本JR東海道本線
建築年代:一九四三
驛舍材質:鋼筋水泥貼深色面磚

這一次畫古老火車站跟班的陣容擴大,包括畫家年逾八十的老母親、妹妹,當然我這老班底勢必不能缺席。交通工具除了火車,更動用了飛機。帶了幾個婦孺老弱遠征東瀛,必是一場艱困之役。

主要目的其實是帶老母親到神戶去探望在此地留學的寶貝孫女,順便盡一盡為人子媳的孝道,讓老人家體驗自助旅行的新鮮感。

家族團聚 餐廳放題

行前先在台灣買好日本JR關西四天份周遊券,可以在四天當中無限次搭乘規定範圍中的普通車或不對號的快車。日本是木造老車站的原鄉,當然不能入寶山而空手回,貪心的領隊竟想要在短短五天內除了觀光之外,又拜訪五個分佈在奈良、大阪、神戶周邊的老車站。

第一站就直奔神戶地區最熱鬧的三宮,老阿媽看到鵠候車站迎接的孫女,樂得合不攏嘴。家族團聚,吱吱喳喳的,加上天色已晚,沒有好好打量阪神大地震後的三宮車站長得什麼模樣,就被熟門熟道的女兒帶到一家「放題」餐廳,所謂放題在日文的意思就是「吃到飽」。同樣道理,那張鐵路周遊券也可以「乘坐放題」啦!

放題餐廳一樓是情調義大利餐,二樓是現作鮮魚壽司,三樓有香噴噴、油滋滋的牛肉鐵板燒。只要肚子不怕撐破,隨你遊走各樓面,管它日本狂牛病鬧得正兇,還是受不了誘惑,大啖牛肉。女兒說:「得病的是高貴的日本牛,這裡用的是澳洲牛或美國牛,所以但吃無妨。」

神戶舊驛 孤傲風華

神戶有風光明媚的六甲山,從山上流下的水清澈甘美,所以酒廠林立,有名的日本清酒「澤之鶴」即產於此地。而位於大阪灣的神戶港在日治時期是台灣留學生出入日本的玄關,下船之後就要來到不遠的「神戶車站」搭火車奔向目的地。

畫中的車站是一九四三年沿線鐵路高架化時一併改建的,三十年代建築風格已逐漸簡約,站內動線非常人性化,充分表現新速實簡的效率。能逃過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的劇烈撼動,照常扮演東海道本線名義上的終點站,若比起附近東倒西歪的新建大樓,當年建築技術的確是經得起考驗。

新幹線開通之後,又蓋了「新神戶車站」,逐漸落寞的神戶站雖然榮景不再,卻猶自維持都會之驛的孤傲風華。當各驛停車的地方線停靠於此時,月台上乘客顯然比鄰近的三宮、元町稀落許多。

背山面海的神戶市只是一塊狹窄的沖積平原,但光是地面就有阪急、阪神、港島和JR東海道線。還有市營地下鐵和新幹線。無怪乎第一天站在車站旁邊,仰望天空盡是縱橫交錯的高架鐵路,穿插於林立的百貨公司之間也有阪急、阪神等各家車站對峙,日本關西地區私人鐵道的盛況真教人嘆為觀止。

鐵道王國果非浪得虛名。──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阪神大震災明天屆滿九年兵庫縣舉行追悼會
台灣高鐵700T型新幹線列車近日在神戶出廠
高鐵列車 後天在日亮相
2004台灣觀光年 游揆啟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