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污染 亞馬遜叢林結構大幅改變

標籤:

【大紀元3月11日訊】(法新社巴黎十日電)刊登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的一項調查報告指出,礦物燃料釋出的二氧化碳悄悄的導致全世界最珍貴野生物天堂的亞馬遜叢林出現顯著的樹種結構變化。

進行這項調查的美國|巴西生物學家發現,二氧化碳污染物不斷增加,對亞馬遜原始叢林有一些長程影響。他們指出,二氧化碳造成某些種類的樹木成長快速,成為叢林中的主要樹種,相對的,也迫使其他樹種日趨減少。這對生物多元化及抑制地球暖化現象而言,是個壞消息。

先前的研究結果已證實,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人為的驅使地球氣溫上升,對叢林造成很大的影響。

樹木透過光合作用「吸進」二氧化碳,貯存在樹幹、枝、葉,但是各樹種吸收二氧化碳,轉變為養分而成長的速度不盡相同。這些因素將有助確定哪些種類的樹木在叢林中會愈長愈多,以及森林做為吸收污染物「槽」的用途如何。

這些生物學家在亞馬遜中部奮力標出十八塊、每塊一公頃的土地,觀察將近一萬三千七百株樹幹直徑超過十公分的樹木二十年間的生長情形及每一種樹木的數量變化。

他們發現,最茂盛的一百十五種樹木中,有二十七種的數量及佔地面積出現可觀的改變。其中,十三種數量密度增加,十四種減少;十四種樹木的佔地擴大,十三種縮小。

簡言之,在這場競爭中,最大的贏家是細長、蔭廣的樹木和灌木,這類植物成長快,質地疏鬆;輸家則是那些質地緻密、在叢林深處緩慢成長的熱帶硬木。這些成長緩慢的樹木目前是二氧化碳的主要剋星,也因為它們的存在,亞馬遜被譽為一個重要的二氧化碳吸收「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鄭義:賴不掉帳的中國越洋擴散
澳空氣污染致死超過交通致死
羅馬大力發展無軌電車以改善空氣品質
高雄港務局防治碼頭裝卸污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