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佛像收藏家彭楷栋 半世纪收藏捐赠台故宫

人气: 12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谢亚晴台北报导)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绘制神只相关的书画与雕塑。佛教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随着中国历朝盛世文化的外传与国外使节团来访,佛教也逐渐流传到各国,在各国也都有了佛的造像。以收藏金铜佛像闻名于世的彭楷栋于今(13)日将其收藏三百廿二件金铜佛像等文物捐给国立故宫博物院;故宫特别设立“楷栋堂”来感念他奔波半世纪收藏,并先行展出七十件精品,今秋将举行大型特展。


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杜正胜表示,故宫博物院在金铜佛像收藏较弱,如今因彭楷栋捐赠毕生收藏,保留中华传统文物故宫将更加完整;彭楷栋收藏闻名于世,范围几乎含括整个亚洲,曾经有许多收藏家有意购买,但他最后选择将辛苦收藏的佛像全数捐给故乡台湾。副院长林柏亭提到,当去年十一月台北驻日代表罗福全去函故宫,表示旅日侨胞彭楷栋有意将毕生收藏的金铜佛像捐赠院内时,同事都惊喜不已;台北驻日代表罗福全笑着表示,他只是做一个顺水人情而已。

林柏亭说,故宫研究人员前后分为三批赴日洽谈细节与负责文物清点、运送。最后一批文物将要运离彭府时,高龄九十二岁的彭楷栋老先生冒雨站在外面,哽咽着向毕生奔波收藏的佛像告别:“祝愿诸佛菩萨顺利到台湾故宫,供奉在更好的环境中。”

“楷栋堂”入门(摄影/记者谢亚晴)
青铜鎏金准提菩萨坐像;中国;明朝(十五至十六世纪)。手上拿着的是法器。(摄影/记者谢亚晴)

从小敬佛

彭楷栋出生台湾新竹,从小看到裹小脚的母亲十分虔诚的敬佛、敬天,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相同的种子。十五岁赴日,藉由胆识、毅力,经商致富,他首次购置金铜佛像时,是由一位美国人推荐他购买,他心中直觉那尊佛像酷似当年母亲敬奉的佛像,因而买下,之后,他便努力收藏佛像。

虽走过将近一世纪,彭楷栋没有拿拐杖,头脑依然清楚,他将自己一生功成名就与长寿健康,都归因于“佛祖保佑”和“我一生没有做过坏事,都做好事帮助别人”。

他的收藏起源也是因为母亲敬佛,因而影响了他。彭楷栋早年失怙,小学没有毕业,然而凭借聪慧与决心,不但对金铜佛像有所研究,也能说上流利的日、英语。他对自己眼光十分有信心,曾私下表示,我一看就知道好不好;许多世界级收藏家都曾登门请教。




青铜鎏金诞生佛像;中国;明朝(十六至十七世纪)。菩萨额头上方有一尊小佛。(摄影/记者谢亚晴)

佛教艺术造像在传播与衍生过程中,因为金铜佛造像便于携带,因次成为佛教传播重要媒介,尺寸虽小,却能以小见大,俱存法象威仪。本次捐赠文物中,除了佛教造像,其余还有礼器、乐器和杂器。@

这两尊都是“青铜鎏金诞生佛像”,前者来自日本,后者来自中国。据佛经迦上记载,释迦呱呱坠地后即会走路,脚踏之处,现出七朵莲花;走至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天上飘落香花,九龙吐水为世尊沐浴。(摄影/记者谢亚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