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性別比例失衡 中國出現女兒國危機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3月18日訊】亞洲時報森吾3月17日報導﹐近年來中國大陸新生兒男女性別比例失調現象呈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目前,中國10歲以下的人口中,男孩比女孩多好幾百萬,且差距仍在加大,預測至2020年將有4千萬名大陸青壯年男子被迫作光棍。

多名中國人大政協代表在今年“兩會”提交降低男女性別比例的議案,顯示中國遏制新生兒性別比例失衡工作已迫在眉睫。

來自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表明,中國大陸新生兒男女性別比例,在1982年是108:100,1990年升至111:100,到了2000年進行的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9,即在出生的嬰兒中,男女比率達到119:100,比其他國家的正常值103至107高出很多。目前海南、廣東等省,性別比則高達135:100。

據瞭解,目前中國嬰兒出生性別比有“三高”:出生性別比重度偏高、長期偏高、整體偏高。中國男女出生性別比偏高持續二十多年,且愈益嚴重,出生性別比偏高不是局部現象,而是整體偏高,目前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省、市、自治區都有此情況。而在情況嚴重的大陸農村,個別地方甚至達到144:100,也就是說,每出生一百個女嬰,同時有一百四十四個男嬰出生。

聯合國常駐中國協調員馬利克(KhalidMalik)表示,愛滋病、環境的可持續性和男女性別差距是阻撓中國促進發展及消除貧困努力的三個主要障礙。現時,中國男女性別比例差距拉大情況非常緊迫,未來形勢也不容樂觀。

他認為,在10幾年前,中國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例還相當平衡,但現時性別比的量卻漸漸拉大,在最新一次的人口普查中,不滿二十歲的人口,男性比女性竟然多出兩千多萬人,而平均每個年齡的男性比女性多出一百多萬人,人口性別的不平衡在未來將會對整個社會造成重大影響。

那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中國新生兒出生性別比居高不下呢?對此,有專家就表示,“非法濫用胎兒性別鑒定,人工終止妊娠技術以及父母對第二胎性別的人為選擇,是造成中國出生性別比升高的直接原因。”

有統計指出,在2000年大陸第一胎出生性別比為107:100,第二胎卻高達152:100。在部分海南省的醫院調查顯示,人工引產的嬰兒中,女嬰就佔了七成之多。其實,中國政府早前已明確規定禁止用B超和選擇性流產進行嬰兒性別選擇,但由於和醫院的自身利益相抵觸,有關當局在查處起來依然困難重重。

中國政協醫衛界委員楊魁孚認為,以中國目前的國情而言,新生兒男女性別比例失調,更大的原因決定於農業生產力水準低,由於大陸農村仍以體力勞動為主,男性是從事生產、獲得經濟收入的主要支柱;其次是社會保障水準不高,傳統家庭養老實際上是兒子養老,所以婦女的地位不高,加上重男輕女等舊觀念影響深廣,城市或農村都存在男女不平等現象。而近年來拐賣婦女、買賣婚姻、童婚、性犯罪增多,都導致了性別嚴重失衡。

有網民亦附和說,“‘養兒防老’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特別在中國農村,靠體力吃飯的農民一到年老體弱無力耕作的時候,就只能依靠子女生活。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希望能生個兒子了。老了可以和兒子住在一起,不但生活有靠,而且有人陪伴,不會寂寞。如果生的是女兒,養了20多年,一朝嫁出去,成了“別家的人”。再加上“傳宗接代”的觀念,男女比例失調也就不奇怪了。”

目前,中國大陸新生兒性別比例差距不斷攀升,男人的“過剩”,雖然是少數人權力和意志選擇的結果,但是帶來的後果,卻是要全社會來承擔的。在人口基數比較小的國家,女性人口的短缺,可以通過跨國婚姻和女性移民來解決問題。但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基數如此龐大的國家,女性人口的短缺,是否適合以國際移民的方式覓求出路這很難說。但“資源過剩”的中國男人該如何處理,是內部消化?還是像貿易進出口那樣尋求“國際合作”, 也是時候仔細待考量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聯合國官員談中國三大障礙
英報稱華裔兒童學業出色
調查顯示中國大陸女職工勞動權益沒有保障
本土運動 揭開新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