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及澳洲榮譽評定隨談

人氣 4
標籤: ,

【大紀元3月26日訊】今年國會開會到現在已經是第二個月。雖然媒體上政治報道還是很熱鬧,而且工黨在民調中支持率直綫上升,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看到的只是工黨領袖拉森個人高姿態的表現是一種作秀,並不是政治上能力表現。因爲拉森本人有相當小聰明很了解反對黨領袖只要擺個樣子比較近人就很容易討好 — 因爲反對黨不比政府不需要提出不受人歡迎可是卻是執政必要做的行政決定。好像當年的維州反對黨領袖布萊克斯笑臉對著肯訥特贏得大選就是很好的例子。

工黨的問題是到真正大選衝刺短兵相接時,選民還是會要求反對黨和執政黨要提出可以評判和選擇的政策。除非特殊情形之下,比如政府表現特別無能或者選民對執政黨領袖反感,好像維多利亞州1992年柯訥工黨政府、聯邦1996年基廷工黨政府和維州1999年肯訥特自由黨政府,那時的反對黨不需要什麽表現和政策都可以贏。當然在政策比較競選上也有特殊的情況,比如1993年聯邦大選,我們看到自由黨的GST政策沒有準備妥當,結果求勝心切匆忙上陣選民不能接受,使到基廷在“自由黨包贏”的情況之下保住了政權。

目前情況之下,工黨的政策要到5月國家預算公佈之後才會出臺。所以真正較力要在5月之後正式開始,現在只是雙方試兵。既然工黨政策沒有出來,我也一向不是凡是工黨的都反對,暫時沒法評論。這次我就繼續上次的題目,再跟大家談參政的體驗。

我上次講到華人參政的兩個重要要素:一個是對社會事情有興趣,另外一個是對社會活動有興趣。前一個是要有心想,后一個是要著手做。我也提到在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參政的興趣,地方政府差不多一個題目,州可能多一些,聯邦更多一些。我的意思只是對事的興趣並不是做事的能力。這個要特別強調,假如有人理解是能力的話那是誤會。因爲以能力來講不應該有三級之分。有興趣很重要,為什麽?因爲民意代表要應付被你代表的人的各種需要:地方議員要應付的服務對象可能只是幾千人;州議員選區幾万人,也就是說你要有的興趣要應付幾万人;聯邦選區要面對十幾万人,你就要有能應付十幾万人的興趣。請注意,我再講一次,我講的是興趣而不是能力。在地方做事的能力並不見得比在聯邦的小,可是聯邦選區大遇到的人多興趣廣泛比較難應付。因爲這個原因,在民主國家參政有個基本條件是要能夠聽講“鬼話”。這“鬼話”不是鬼話連篇的“鬼話”,好像包拯開庭,各方冤鬼來告狀報告不同冤事的鬼話。換句話說,要有能夠了解不同人的需要,也要能夠跟他們交流使到他們感受到他們認爲重要的事是有人會注意的。可是這種能力不是裝出來的,是要真的需要有興趣。

華人參政者要融合多元文化民族的需要,興趣要更廣泛點。因爲多元文化民族的需要並不是“多元文化”四個字的口號就算了,以多元文化民族背景來講,多元文化社會需要的是怎樣把本體文化的長處加入澳洲多元文化的發展,不是在澳洲多元文化社會裏產生一個傳統文化的小圈圈就算成功了。換句話說,假如我們把中華文化帶來澳洲建立小圈中的中華文化,那是失敗了;假如我們把中華文化長處帶來澳洲多元文化社會使到大元文化中有些中華文化特徵,那才是真的成功。假如我們只能在一個小圈中保持了中華文化非長處而美言自己是多元文化,那是大失敗。

另外一個題目。我最近看到維州議員林美豐在中文報批評澳洲榮譽評定部門要求整頓。林州議員認爲每年公佈的澳洲國民榮譽獎獲得者尤其是最高獎都是主流社會背景,多元文化尤其是亞裔名額太低。我對林州議員不滿的題目很有同感。可是我對這種情況的來由 — 是誰之錯 — 有不同的看法。林州議員認爲多元文化人士的榮譽太少是評定部門處理不良,換句話說制度要改良。我認爲成績不良不是公不公正,而是多元文化社會對這個榮譽系統不得要領。甚至林州議員個人好像也不太了解。或者是故意不了解,以便他借題發揮。

比如,林州議員說“澳州榮譽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走的英國皇家榮譽系統崇拜軍委、黨政及機關人員的老路”。這個看了應該會使人大吃一驚,“軍委”!“軍委”?英國和澳洲有軍委嗎?“黨政”?澳洲黨跟政的領袖有哪幾位是身挂勳章的?何華德有嗎?拉森有嗎?工黨全國主席勞倫斯博士有嗎?自由黨聯邦主席知道是誰嗎?我知道Shane.Stone先生是不會挂到勳章的。我也不理解林州議員所謂的“機關人員”是什麽意思。澳洲軍人和公職人員另外有榮譽系統,是在國民榮譽系統之外。

事實上,澳洲國家榮譽評選是完全公開的,任何一位國民都有資格提名,任何一個國民都可以被提名。評判完全是以事而不是以人判斷,評判部門不受聯邦政府控制,評委都是由各州政府委派。据我的看法,多元文化背景得獎少,第一:是多元文化社會提名不夠;第二,提名狀(提名表填寫)不是符合重點。澳洲榮譽勳章的要求是要褒揚做好事好人不是有名氣名人,講明了“會長”和“主席”的頭銜再多不佔份量。評委會也不是按“提名狀”全單照收,而是向社會獨立查詢,要各方面的證據配合才能通過。

我一向認爲華人社會拿到澳洲國民榮譽是太少,主要原因:一是大家把榮譽看作是個人的,忽視了為社會做好事;二是提名狀填寫不得要領。假如華人要在澳洲國民榮譽系統增加多一點名額的話,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把我們自己放上去的澳洲國民榮譽系統神秘面紗拉掉,而不是要求整頓這個很公平的系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開學季將至 澳大學指責政府故意拖延簽證審批
數字錢包使用量首次超過ATM取現
悉尼最受學生青睞精英中學揭曉
禽流感蔓延 Woolworths開始限購雞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