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美國股市中國指數創始人

標籤:

【大紀元4月1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方冰紐約報導)   “美國交易市場中國指數”今年第一季度下挫了百分之6.68。這一指數是第一個反映中國公司在美國股票市場上表現的指數,去年全年上升了百分之103。美國之音對這個指數的創始人蒂姆﹒霍特進行了專訪。

美國交易市場中國指數是目前唯一囊括了在美國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指數。中國指數如同道瓊斯工業指數,是一種追蹤特定種類公司表現的指數,中國指數就是追蹤中國企業表現的指數。發行這一指數的霍特財務公司總裁霍特說,中國指數的成份股都是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但是在美國股市交易的公司。

*中國機會 + 美國透明度*

霍特:“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就是把投資中國的機會和安全、透明的美國股市結合起來。”

霍特說,這一指數目前總共由35家公司組成。成為中國指數成份股的公司都經過嚴格的甄選。它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首先,這家公司要達到年總收入的百分之50以上必須是從在中國開展的業務中獲得的標準;還必須是在美國上市交易的公司,無論是在紐約證交所、美國證交所,還是在納斯達克;另外,這些公司的市場價值必須至少達到5千萬美元。”

*去年大漲 今年小挫*

最近前來紐約發布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指數表現結果的霍特說,今年首季,中國指數總體平均表現下挫6個百分點,但是同去年作為美國股市表現最佳板塊的升幅相比,這點下挫應該算作健康的獲利回吐。

霍特:“去年整個中國指數升了超過百分之103。指數中的每一個成份股全都上揚,有些股升幅甚至高達百分之幾百。上揚最多的股升幅達百分之700。”

霍特說,35家公司大部份是中國控股公司,也有美國控股公司。這些公司的類型,代表了整個中國經濟的微觀世界。有基本材料,如中國鋁業,中國石化,也有網絡公司如新浪、網易和搜狐,高科技公司,如中國聯通等。其幅度跨越了中國經濟的各行各業。霍特說,中國指數的成份股到今年底會增加到50家公司。

*幫中國公司借殼上市*

美國霍特財務集團公司成立於1987年,名氣雖不如高盛等專做IPO初始股的財務公司大,但它是一家專門為私營企業進行“借殼上市”的專業公司。並已為兩家中國公司──“中國汽車系統公司”和“天獅集團”做了“借殼上市”。

*中國人壽起風波*

今年3月23日,中國指數35個成份股之一的中國人壽遭美國數家律師事務所聯合訴訟。控告中國人壽高級主管及董事未披露審計內容中影響股價的敏感內容,存在明顯的誤導投資人的傾向。在此之前,中國人壽接獲中國審計署對重組前的中國人壽違反有關法規的報告。中國人壽7日表示,違規之事應由國有企業的前身負責,與現公司無關,從而當天中國人壽在美國股市大漲百分之8點2,但是,觀察家認為 ,中國人壽遭起訴事件仍然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美國投資人對中國指數投資的信心。

匯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說,這一訴訟說明中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相比還有一些差距,特別是在企業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方面。

不過霍特表示,中國人壽的例子同時也使大家看到一點,中國指數給了投資人投資中國經濟的機會,同時又可以受到美國安全透明的證券管理體制的保護。廣大投資人很歡迎美國證券管理的高標準。

霍特:“我的意思是,美國股市中國指數,給了投資人很好的機會投資中國,同時又有安全的美國體制的保護。”

*經濟長期高速增長有隱憂*

對於有西方專家對中國經濟成長過快可能出現的泡沫現象和風險表示擔憂,霍特說:無論什麼時候一個國家的經濟以這麼高的速度成長,一定會有種種關切,通貨膨脹和其他的關切,

霍特:“中國政府試圖對經濟成長的速度進行管理,如果長時期保持這種速度,很難辯稱中國經濟會在未來很多很多年內保持完美無缺。”

*泡沫論本身才是泡沫?*

中國的股票市場盡管獲利巨大,但根據傳統的價格-盈利比率,卻遠沒有達到1999年納斯達克的泡沫程度。有些市場觀察家認為,所有關於中國市場的泡沫說過於誇張。但是馬秀斯國際資本管理總裁海德利說,有一點不能否認,許多進入這一市場的投資人並不理解這裡的風險。

*壞賬比例超過百分之四十?*

中國銀行系統的健全是所有風險中最大的風險。中國官方估計百分之16的銀行貸款是壞賬,但是馬秀斯中國基金的經理高裡查說,實際比例超過百分之40。另一個人們擔心的問題是中國最終將被迫重新評估一直緊盯美元的人民幣幣值,而眼下無法預期通過人民幣升值、調高它暢銷全世界的消費品價格,就能改變中國面向全世界的出口國地位。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布碌崙康斗房欺詐案 住戶保住房子
王書君案預定7月29日開審
目擊眾人捉16歲慣犯 社區領袖籲司法改革糾偏
支持紐約州長決定 MTA表決通過無限期推遲堵車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