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討論中國公民社會問題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4月2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方冰4月22日紐約報導)來自中國的一些專家最近在紐約討論了中國建立公民社會的問題。他們認為,公民社會的真正成熟有待於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進一步減少放鬆控制。

*中國公民社會長足進步*

上海社科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徐安琪,以研究婚姻和家庭暴力為主。她深感要在這些領域取得成就必須依靠非政府組織和公民社會的參與。她說,中國的公民社會近年來已經有長足的進步,領域性婦女組織如女律師協會、女法官聯誼會、女企業家聯誼會紛紛成立。但是在推動婦女權益方面起作用最大、影響力最廣的還要算中國婦女聯合會。不過徐安琪說,中國婦聯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非政府組織。因為她的幹部靠任命、經費基本由政府提供。

*徐安琪希望男女退休年齡一樣*

雖然在一般情況下,婦聯總是維護婦女權益,但是在與政府或當權者的主要利益發生矛盾時,用徐教授的話說,「婦聯還是比較聽黨的話」, 比如男女的退休年齡在中國不一樣。女工五十歲退休,女職員、公務員、教師、高級知識份子和高級幹部是六十歲,而男的都是六十歲退休。徐安琪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婦聯比較希望政府能夠改變這種情況,使男女的退休年齡都能一樣。但是政府,比如他說現在勞動力過剩,這個比較複雜的,是不可能的。這樣的話婦聯也沒辦法堅持,她也不會認為我們要維護婦女權益,因為這個利益會跟黨的中心,跟當權的利益會發生一些矛盾。」徐安琪認為,中國公民社會,特別是同婦女權益相關的非政府組織,還是比較不成熟不廣泛,但是總體上講發展很快、前景看好。

*愛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註冊*

萬延海是北京愛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著名的愛滋病專家。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萬延海1994年發起成立了非政府組織「愛知行動」,由於他向國際社會公佈了河南省愛滋病死亡名單和賣血醜聞,於2002年8月24日被中國國安人員帶走。萬延海經營的「愛知行動網站」被當局強行關閉。但是在國際社會呼籲下,一個月後萬延海獲釋。數天後,「愛知行健康教育研究所」取得官方的正式註冊。萬延海說,中國政府最近對他們的態度有所改善。研究所三周前首次獲得官方資助,與國家愛滋病中心合作,舉辦培訓班,訓練社區對抗愛滋病的積極分子。 萬延海說:「這是政府邁出的很重的一步,同一個批評他們的組織合作。」萬延海說,與此同時,今年該組織在舉行十周年紀念活動時,許多過去因為政府視他們為敵因而離開的朋友幾乎全部都回來了。

*胡蘇雲健康權概念引起興趣*

參加日前在紐約的亞洲協會舉行的中國社會文化公正與公民社會討論會的來自中國的專家還有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員胡蘇雲。她最近提出了健康權的概念引起了與會者的興趣。胡蘇雲說,健康權源於人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權,是人權的組成部分。國際人權公約指出,每一個都有權在他生病、年老、或殘疾的時候獲得社會安全保障。世界衛生組織也在推動人人健康的策略,因此政府有責任向每一個人提供健康保障。

胡蘇雲指出,中國目前的狀況是,醫療保險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廣大的農村居民自從文革時推行的赤腳醫生政策廢除後,再也沒有任何醫療保險制度。胡蘇雲說:「所以現在中國農村的健康問題非常嚴重。」胡蘇雲說, 她在上海所做的調查顯示,上海有五百萬農民工,他們雖然沒有醫療保險,但是他們的生活條件卻已經比還生活農村的居民好了很多。她說,中國政府現在已經接受了人權的觀念。經過了對抗薩斯流行以後也認識到了公共衛生的重要,因此健康權的概念也漸漸地在被中國政府接受。

*張騏提出公共安全危害概念*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騏介紹了中國法學界人士在修改刑法中提出了「公共安全危害」的概念,以為保護人權提供更多的法律保證。張騏說,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孔子思想正可以給這些法律修正提供理論基礎。張騏說:「孔子思想是非常重要的理論資源之一。」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黎安友主持了這個討論會。中國人權、中國作家筆會等許多人權組織的代表與會並參加了討論。(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另一名在伊遭綁架中國公民被釋放
【專欄】李衛平:保衛憲法是每個公民光榮神聖的義務
【專欄】張耀傑:「公民罷免年」前途渺茫
NBA大嘴米勒關懷社區貧病 獲頒社會公益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