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換個角度看 台灣是世界中心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教育部長杜正勝昨日指出,過去五十餘年來,台灣脫離不了以中國為軸心的史觀,目前看來讓人有時空錯置的感覺,他以一張「台灣在上、大陸在下」的地圖為例表示,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將自己的地方當成中心點,「看世界可以有多樣化觀點,台灣也可以是世界的中心」,台灣應找回自己的立足點。

  日前李前總統批評教科書中充斥著大中國思想,提出同心圓史觀的杜正勝,昨日出席「中研院紀念故院長朱家驊先生一一二歲誕辰暨院士季會第十三次會議」,再度呼應以台灣為中心的想法,他以「歷史文化研究的新思維」發表演講,演講一開始他立即點出,台灣過去的歷史架構,都是以中國為軸心,以中國文化民族主義為內涵,而不是以台灣為起點,導致目前出現許多爭議。

  杜正勝引用多項歷史地圖資料指出,儘管版圖是統治的象徵,但是直到十六世紀時,由於中國對台灣沒有統治關係,中國對於台灣的地理理解仍然很模糊,僅有澎湖群島而已,有些外國地圖甚至還將台灣畫成兩三個小島,顯示台灣根本沒有納入中國的政治版圖當中。

  隨後,杜正勝出示文建會網站中一張「換個角度看台灣」的地圖,這張地圖將傳統地圖轉動九十度,台灣在大陸上方,乍看彷彿橫躺的香蕉,顛覆過去傳統地圖中,大陸幾乎佔滿整張地圖,如番薯的台灣只在地圖右下方的擺放方式。

  杜正勝說,過去傳統史觀,是以中國大陸為主體,以首都為中心,但從這張地圖中可以看出,台灣也可以是中心點;同樣的,世界各地都可以是中心點,台灣不能放棄,必須找回自己的中心點。

  此外,杜正勝也指出,以台灣為中心並不是切斷中國文化,畢竟中國文化曾多次波及台灣,日本學者鹿野忠雄在其研究中表示,台灣先史文化是中國文化,台灣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只是研究中心點不同。

  不過,對於日前李前總統批評教科書中充斥大中國思想,加上提出同心圓史觀,是否影響未來歷史教材編列,杜正勝則沒有正式回應。

  院士許倬雲則指出,他認同「同心圓」史觀的部分想法,不能只以台灣或中國為中心點,但是他也叮嚀杜正勝,勿將政治議題混入文化議題或歷史議題內,更不能以某些人過去部分美好的記憶,否定目前因為時空環境不同所造成的歷史困境,否則對任何一方來說一定是災難。

  至於外界質疑「同心圓」史觀是去中國化,杜正勝則回應說,去中國化是最近兩三年才出現的政治名詞,他不懂,而且「同心圓」史觀只是從台灣出發,一樣要了解大陸、了解世界,並思考如何看待世界文明,跳脫過去了解世界文明,僅侷限於歐亞文明,更應該深入了解非洲。(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