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的感想

標籤:

【大紀元5月26日訊】找創意靈感是企劃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件事,不管是在行銷、廣告、產品、或公關活動的企劃中,許多企劃人都利用著各種方式,例如:旅遊、閱讀、看展覽去開拓視野,沉澱自己,希望找到更新、更Big的Idea。在高雄和台北,參加兩場由國際未來科學與文化研究中心與《大紀元時報》主辦的「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後,卻發現這個活動內容還真不一樣。

這場研討會由科學及文化的各種不同角度切入,不僅帶給人對科學新的思維,也激發人許多新的想法。然而這些想法,似乎不是像現在的創意要的只是獨一無二、那種特意獨行的耍帥,而是像中山大學企管系副教授楊碩英先生所說的將「創造力放在系統的高槓杆解上」,也就是這些創意不再只是為了個人的喜好,而是有貫穿性的,由個人開始至社會、世界給予幫助的深遠內涵,那種創意是更有意義的。

例如:在「西方傳統繪畫中的修煉內涵」這個講題中,看到一幅幅世界名畫,以前只會為這些傳統美術技術的精湛而讚歎,甚至認為小時候所聽到的天堂故事只是傳說,但經周怡秀老師的解說才知道,古人不是憑空想像畫出來的,而這些畫作能流傳千古是因為對神的信仰。往後在運用古人所流傳下來的經典藝術時,除了技術的學習外,如果能將這樣美好的訊息帶入創意中,那對人會有多大的幫助啊!

期望將來有一天廣告片不再只是人們對產品的表現,而是能把製造這個產品的誠懇精神表現出來,將人們在使用物品時真誠、善良的一面表現出來,這是走回創意活水源頭的第一步。
──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開鑼
台灣"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選登:上工治未病
讀者投書:共產黨對普通人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絞殺
讀者投書: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 捍衛香港的自由與權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