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天安门母亲的记忆(5)–袁力的母亲李雪文

李君宜

人气 13
标签:

【大纪元5月29日讯】1989年六月三日晚上11时多,一名青年男子在北京木樨地被戒严部队乱枪所发的子弹击中,当场死亡。尸体直至六月四日的凌晨才被人送到海军医院,因为当时死者身上没有任何身份证明,被列为无名尸体处理。

死者并非无名,他是27岁的北京交通大学研究院毕业的研究生袁力。根据他母亲李雪文所讲,在遇难时,袁力已经在电子工业部自动化研究所工作,并已获得美国斯提汶司科技学院研究生班取录入学,原定于1989年九月赴美国深造。袁力没有能出国继续他的学业,他在一场中国政府对所有要求民主,反对贪污腐败的学生和市民进行的大屠杀中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1989年六四发生前的半个多月,袁力白天工作,晚上到人民大学广播站听广播,其余的时候他还抽时间到天安门广场,为当时绝食的大学生送饮料和水。在事发当日,六月三日晚上,袁力在家中听到军事博物馆到木樨地一带传出枪声后,就想马上骑上自行车到木樨地那边去看看,当时母亲李雪文拉着他,她对儿子说,情况非常危险,听说已经有人被打死。但是袁力不听母亲的话,反过来对母亲说,”妈妈你这把年纪也会上街打听消息,我一个单身男子又有什么可怕”。就这样,袁力穿着一件背心和牛仔裤,颈上围着躲避催泪弹用的毛巾,骑着自行车出门了。李雪文这是最后一次和儿子告别。

三日晚上大约11点钟,戒严部队首先派出步行方队,从西边向东边的木樨地走去,抵达后就一声令下,士兵趴到地上,一个军官手拿步枪,在马路上扫射人群,很多人应声倒下。在军队通过后,有不少人用车运送尸体和伤者到附近的医院。因为木樨地离海军医院和复兴医院近,所以复兴医院的尸体特别多,堆积如山,成了血路。不过很快又有另一队部队到达,再次开枪射杀人群。

就是从那天开始,袁力就再也没有回家。李雪文亦找不到他的尸体。他的兄姐、朋友和同学曾经到过多家医院去找他,一共找了44家,但是都找不到任何消息。像李雪文所讲一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做父母的心情一直都不好过,有时会猜他是否被戒严部队抓走。没有袁力的任何消息前,李雪文就是生活在忧虑和担心之中,直至六月19日,他们一家再次出动到各大医院去寻找,终于在海军医院的停尸间见到袁力的尸体。

李雪文表示,在她们寻找袁力的期间,所到访的44家医院没有一家是没有尸体的,据他们的概略估计,至少有400多具,而已被认走的不知有多少。

李雪文从袁力的尸体看,他右手的拇指有清晰的瘀血,子弹是从喉咙打进去,打到上颚,中弹的部位由咽部射入,背后尾骨射出,应该是从近距离中弹。他的血染红了背心和牛仔裤。死时尸体两眼增大,口微开,好像有话要说。

李雪文对儿子又是心痛又是惋惜。而在她为儿子火化当日见到的事情,让她改变了想法,她觉得有些人比他儿子死得更可怜。她在火葬场看见两个人一样高的黑塑胶袋,包得紧紧的,但是袋中仍然传出非常恶臭的气味,好似尸体腐烂的气味。她想必定是装有尸体,因此才必须立即火化。当时她想,这些人必定是和她儿子一样,被戒严部队的乱枪下射杀。但是他们真正地变成了无名尸体,她认为这些人比她的儿子更可怜,因为他们死后都不能和家人相认。

事实上这些没有被认领的尸体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1989年发生的六四惨案中,不能够被确认的死难者何止两个黑色塑胶袋能装下,他们的身份永远无法被辨认。

或许要像李雪文所讲,这些冤魂只可以等到六四国耻日到来时,由他们的家人纪念他们了。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赵紫阳连续5年提名诺贝尔奖 北京担心
学者指经济危机将诱发中国民主变革
中国民运人士评“六四”事件十五周年
美国关切中国于六四前夕镇压异议人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