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老金制度改革迫在眉睫(2)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5月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若思報導) 在昨天的節目裡我們談到,華盛頓的智囊機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最近發表報告指出, 中國的老齡人口在未來幾十年裡將會急劇增加,中國政府的當務之急是深化養老金制度的改革。那麼,中國的養老金制度需要做出哪些改進呢?

*中國勞工45%享有養老保險*

昨天我們談到,中國的養老金制度主要涵蓋的是城市裡國營企業的職工。

根據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表的報告,在2002年,中國城市的勞工隊伍有百分之45的人享有基本的養老保險,其中以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的員工為主。此外,城市就業人員中有大約百分之10的人能夠享受政府為國家公務員提供的養老保險。然而,農業人口不能享受基本的養老保險,盡管有大約百分之11的人自願參加了一個小範圍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把這些情況都考慮在內,中國城鄉的勞動大軍裡只有百分之25的人能享受養老保險。

*養老金改革擴大到私營企業*

中國政府從1997年開始,推行養老金制度的改革。這一改革首次把養老金制度的涵蓋範圍擴大到私營企業的員工。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私營企業的員工現在佔中國城市就業人員的一半以上。報告說,中國政府成功地說服了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加入養老保險體系,因為政府手中握有向這些企業頒發許可證的權力。然而,這一改革在私營經濟領域受到抵制。由於購買養老保險的費用過高,相當於員工工資的百分之24。在整個私營經濟領域,只有大約百分之6的工作人員購買了養老保險。同時,由於年輕工人紛紛跳槽、轉向私營企業,在國營企業中繼續工作、支持養老保險制度的工人與領取養老金的退休工人的比例下降到3比1。

*現收現付使退休帳戶有名無實*

1997開始的養老金制度改革把中國的養老保險系統變為雙軌制。一方面繼續用“現收現付”的方式支付已經退休的工人的養老金。另一方面為仍在工作的職工建立起個人退休帳戶。在收上來的佔工人工資百分之24的費用中,佔工資百分之11的份額劃入個人退休帳戶,佔工資百分之13的份額仍然納入“現收現付”系統。

然而,由於這些資金都歸各級政府的社會保障管理機構管理,結果許多地方政府挪用了個人退休帳戶裡的錢,用它來支付“現收現付”系統需要支付的養老金。這種作法使個人退休帳戶成了有名無實的東西,整個養老保險系統瀕臨破產的邊緣。

*政府需承擔現收現付責任*

那麼,中國養老金制度的改革應當朝什麼方向走?怎樣才能扭轉養老保險系統嚴重虧空的局面?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全球老齡化問題研究室主任裡查德﹒傑克遜說:“首先,他們需要建立一個全面的保障體系,應當有一個把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內的、保護窮人的基本系統,在初期階段涵蓋城市人口和鄉鎮企業,以後逐漸把農村人口也包括進來。”

傑克遜說,要負擔這麼龐大的社會保障系統,中國需要再做一件事。那就是中央政府需要承擔起支付原來的“現收現付”系統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責任。這是因為現在人們不願意加入養老保險系統,就是因為費用太高。相當於工人工資百分之24的養老保險費是美國人所交的社會安全福利費的兩倍。

傑克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事實上,中國政府已經開始這麼做了。傑克遜說:“在2000年,他們建立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個基金的一部份資金來自拍賣國家資產的所得。當國營企業的股票在股市上出售之後,所得的錢一部份被劃到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帳號上,被用來彌補一些省、市的社會保障基金的虧空。”

*中國需進行兩方面改革*

傑克遜說,中國政府需要在更大的範圍內為社會保障基金籌措資金。因為原來的養老金制度要履行的義務是集體的義務,應當由集體來承擔。籌集資金的方法除了通過拍賣國家資產之外,也可以通過廣泛徵稅來解決。

傑克遜認為,中國政府要做的第三件事是在廣泛的社會保障系統之上建立起名符其實的個人退休帳戶。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進行兩方面的改革。傑克遜說:“首先,要讓工人們擁有他們帳戶的所有權,現在他們沒有這種權利。第二,這些帳戶的管理權應當由地方政府的社會保障機構轉移到獨立的財產托管機構。”

華盛頓的另一家智囊機構–卡托研究所醫療和福利問題研究室主任麥克﹒坦納說,中國的養老金制度需要從目前的雙軌制盡快轉向個人退休帳戶。

坦納說:“也就是說,不是通過中國銀行來統一管理退休基金,而要允許各個工人通過私營機構來管理他們的帳戶。中國的股票市場正在成長,也可以利用香港的市場。他們應當允許更多的私營公司管理這些資金,應當盡快分階段淘汰‘現收現付’的方式,轉向完全以投資為基礎的體制。”

*遼寧養老金制度改革試點*

中國國務院2001年在遼寧省對養老金制度的改革進行了試點。這個為期三年的試點項目對全省的養老金進行統一管理,也在個人退休帳戶和“現收現付”系統之間建立了一堵牆,把兩部份的資金存入不同的政府帳號。與此同時,中央政府給遼寧撥了大筆款項,幫助它支付退休工人的養老金。因此,對於遼寧的試驗是否成功,專家們各執己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報告認為,如果說這個試驗成功了的話,這一成功可能主要來自中央政府的補貼。因為遼寧的城市就業人口僅僅佔全國的百分之3,而在2001年,它所接受的中央政府的補貼佔中央政府全部社會保障經費的百分之12。

*中國需準備2015年老齡潮*

據聯合國估計,到2040年,中國60歲以上的人將達到3億9千7百萬。這比目前英國、德國、意大利、法國和日本加起來的人口還要多。屆時,中國80歲以上的人口也將達到一億。如果目前的情況繼續下去,那時候,這些老年人中的大多數將沒有養老和醫療保險。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傑克遜說,因此,中國政府需要抓緊時間改革養老金制度,在老齡潮2015年衝擊中國之前,做好因應的準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汽車供應鏈加快出海 分析:規避歐美制裁
限韓令解封又收緊 韓樂隊在華演出突遭取消
北京下調購房首付刺激樓市 民眾不看好
中國經濟低迷 物流倉庫和工業園區大量空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