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的功與過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5月5日訊】BBC記者帕蘭5月4日報導:1979年5月4日,撒切爾夫人入主唐寧街,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她擔任首相11年,最後因黨內挑戰而被迫離開首相府。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改變了英國的面貌,她打擊了工會,使國有企業私有化,關閉了地方煤礦,使失業率上升的同時,出現了城市的繁榮。

25年前撒切爾夫人上台之際宣佈,在她領導下的保守黨政府任期內,英國走向繁榮。此前英國在工黨卡拉漢政府領導下,很多地區不斷出現罷工而陷於癱瘓。

撒切爾夫人在進入唐寧街十號時說:「我們給混亂的地方帶來和諧,我們糾正錯誤,帶來真實,我們澄清懷疑,帶來信任,我們消除沮喪,帶來希望。」

撒切爾夫人執政11年,使英國在經濟、文化和政治生活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引進了對付工會的立法,使英國的一些主要工業包括汽車工業和國家航空公司走向私有化。她鼓勵人們更加自立,而不是依靠國家福利。

前保守黨政府要員赫塞爾廷說:「我們當時就是要改變英國的面貌。我們知道我們需要做甚麼,我們決心要實現我們的目標。但我們當時沒有完全意識到的是,在那個時期,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

重振國威

撒切爾夫人不僅改變了英國當時停止不前的經濟,而且在外交政策上也做出重大決策。

當時的英國在歐洲處於軟弱地位,她提高了英國這個已經沒落的前殖民大國國民的士氣。這位被稱為鐵娘子的英國女首相跟美國總統裡根和後來的喬治.布什一起,使冷戰走向終結。她也使英國再次恢復了在世界舞台上的強國地位。

伊恩.戴爾是撒切爾夫人回憶錄的作者。他說,「她使英國人再次恢復了自信。我相信福克蘭群島戰爭的勝利揭開了新的篇章。撒切爾夫人在結束冷戰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是她首先認識到戈爾巴喬夫是西方可以同其打交道的人。但是撒切爾夫人的強硬立場和嚴厲政策,也遭到不少英國公眾的反對。」

她對福克蘭群島危機的強烈反應,她的私有化政策,她與英國礦工發生的爭執,遭致嚴厲批評,反對她的人說,她摧毀了英國製造業。

80年代早期英國失業人數上升到300多萬,使其成為英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首相之一。

英國獨立報撰稿人約翰.雷圖說:「在那些年裡,英國的貧富差距急劇加大。有些人生活的確得到很大改善,但英國社會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犯罪率上升,社區破裂和分化。」

撒切爾夫人的批評者說,她對整個社會根本不關心,他們說,至今,英國社會仍然能感覺到她的鼓勵私慾的經濟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

不過,撒切爾夫人的最終下台,並不是在大選中落選,而是黨內爭端,主要原因是她的歐洲政策和她的不得人心的人頭稅。

撒切爾夫人的人頭稅和反歐洲政策引發了英國當代歷史上最嚴重的街頭動亂。1990年11月,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發生了流血衝突之後,撒切爾夫人被迫離開唐寧街。

但是直到今天,她的影響力猶存,不僅只是在英國,在整個發展中世界,撒切爾夫人被視為強有力的領導人,簡而言之,在世界很多地區她改變了婦女的形象。



撒切爾夫人檔案照(Getty Images)

相關新聞
為何印度股市漲幅超納指 中國股市萎靡不振
歐盟版權規定對Shein有何影響
俄羅斯法院判處美國士兵三年九個月監禁
布林肯:中共必須停止支持俄羅斯的國防工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