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9世運在高雄》五連敗血淚教訓 換得這一勝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明禮╱特稿)台灣自一九九○年爭辦一九九八年亞運失利以來,十四年來五度爭辦大型國際綜合運動賽會都以失望收場,重創台灣人信心。錐心刺骨的五連敗大都與中國蠻橫地打壓、阻撓有關,這次高雄市如願取得二○○九年世運會主辦權,可說是失敗經驗所換來的。

  台灣在一九八一年簽訂洛桑協議後,以「中華台北」名稱重返國際體壇,為拓展國際能見度,一九九○年由台北市出馬角逐一九九八年亞運主辦權。

  但當時中華代表團申辦國際賽經驗不足,並未做充分準備,僅憑著一座場館模型就投入爭辦行列,最後雖敗在泰國曼谷手下,在毫無拉票情況下,竟也獲得十票,國內體壇精神為之大振,認為爭辦亞運不如想像中困難。

  一九九五年,中華代表團捲土重來,改由高雄市上陣爭取二○○二年亞運主辦權,當時高雄市氣勢凌駕於南韓釜山之上,中國一看苗頭不對,慫恿當時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出面干預。

  投票前夕,薩瑪蘭奇逐一約談亞奧會執委,與台灣友好的執委當時便向我代表團透露「大勢不妙」,高雄市可能出局。

  第二天,情勢果然大逆轉,亞奧會違反無記名投票原則,改採舉手表決,台灣代表團雖強烈抗議,但仍不敵「國際現實」,許多原本支持高雄的國家臨時抽腿,最後台灣只獲得五國支持,再度慘敗在釜山手上。

  和亞運的「戰略地位」相比,兩年一度的世界大學運動會應該沒那麼重要,但台灣申辦之路仍難逃中國魔掌。

  一九九七年,大專體總和高雄市聯手出擊,爭辦二○○一年世大運,原本呼聲最高的南韓大邱市因遭逢經濟危機,無力負擔五百萬美元回饋金,宣布放棄爭辦。

  中國眼看世大運主辦權即將落入台灣手中,竟扮演程咬金「半路殺出」,臨時由毫無準備的北京投入爭辦行列,並提出比高雄市更高的回饋金,搶下二○○一年世大運主辦權。

  政黨輪替後,台灣新政府對體育外交更感興趣,對爭取國際比賽在台舉辦更加積極,去年,「南台雙霸」高雄市、台南市不屈不撓,合力爭辦二○○七年世大運,獲得不少國家同情,二○○一年才辦過世大運的中國無法重施故技加入戰局,改支持和我勢均力敵的曼谷,最後高雄、台南市再度以一票之差飲恨。

  此外,台北市爭辦二○○九年東亞運也在中國的干預下,敗給運動設施與競技實力都遠不如我國的香港,為台灣爭辦綜合國際賽會血淚史再添一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