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歡樂頌》中的歐洲認同

茉莉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6月9日訊】這是自柏林牆倒塌之後歐洲最大的集體狂歡節日。因冷戰而分割了半個多世紀的歐洲,在今年5月1日這一天重聚。當歐盟盟歌--貝多芬的「快樂頌」響起,淺藍底色帶一圈金星的歐盟盟旗迎風飄揚,絢麗的煙火照亮了各地的夜空,鮮花、氣球、啤酒、歌舞、……,二十五個會員國,四億五千五百萬人,結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

歷史給東歐露出了笑臉

波蘭最著名的思想家米奇尼克撰文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經歷了二十世紀的兩個極權制度--希特勒法西斯主義和斯大林主義,歐洲的大聯合對此做出了回答。米奇尼克在歷史給東歐人露出笑臉時,要求歐洲人永遠記住極權主義的罪惡。

新加入歐盟的十國中,有八個是前共產黨國家,在這歷史性的轉折時期,那些國家的人民心情更為激動,匈牙利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紛紛對瑞典記者暢訴胸懷:「歐洲曾經長時期地拋棄了我們,現在我們終於回到歐洲的懷抱。」東歐人說,儘管他們和西歐一樣,擁有共同的文化傳統,但由於他們「仍然有一隻腳留在共產黨制度裡」,因此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在加入歐盟這一天,他們的自卑感一掃而光。

前共產黨國家從封閉的體制中走出來,面臨一個自由與開放的歐洲,會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有人擔心物價上漲,有人擔心本國企業破產,還有人擔心歐盟的權力過於集中會導致官僚主義,但大多數東歐人相信,加入歐盟會給本國帶來更多的機會,這是他們徹底擺脫共產黨桎梏、進行全面改革的新起點。波蘭物理學教授扎瓦茲基說:「我非常反對一些波蘭人的看法,那就是,我們指望能從西歐那裏得到些甚麼。我深信,我們成為歐盟的一員,只是因為我們的價值觀和西歐的價值觀一樣。我們現在只應該感謝的是,我們正在成為那個區域的一部份。」

歐洲統一根植於和平的願望

在歡呼歐盟東擴的時候,我和一位瑞典教師討論。我問,不少瑞典人擔心這麼多東歐窮國加入歐盟,會搶走西歐工人的飯碗,衝擊西歐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為甚麼你們仍然支持歐盟東擴?這位教師回答說,為了和平和民主,歐洲的統一是必要的。

在筆者印象中,出於對戰爭的切膚之痛,近百年來歐洲的和平主義者和女權主義者,幾乎是本能地把歐洲統一的理想與和平進步聯繫在一起。190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被譽為「和平運動的王后」的奧地利女子貝莎.馮.蘇特納,在當年的世界和平大會上談到迫在眉睫的戰爭危險,就一再呼籲「歐洲一體」,強調只有統一歐洲,才是阻止巨大災難的唯一出路。

歐洲統一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在羅馬帝國的榮光和基督教教義中,就產生了這一理念。1306年,一位叫杜波伊斯的法國學者提出,應該建立歐洲聯邦來消除戰爭。從查理曼大帝、拿破侖到希特勒,不少政治人物都企圖以武力統一歐洲,但導致歐洲最終結成聯盟的,卻是以康德、雨果為代表的人道主義和平理想,是他們的思想之花,結出了歐盟之果。

作為政治上的自由主義者,康德在1795年出版了《論永久和平》一書,提出議制政府與世界聯邦的構想。法國偉大作家雨果在1849年宣佈:「總有一天,你們,法國、俄國、意大利、德國,(歐洲)大陸上所有國家將融入一個更高一級的統一體,而不失去自己的獨特的氣質和榮耀的個性。」

一代又一代鼓吹歐洲聯合的哲學家、思想家的夢想,成為需要認真對待的一個現實,卻是在在歐洲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面對歐洲殖民戰爭、宗教戰爭和猶太人大屠殺的悲慘後果,為了一個沒有民族主義紛爭和血腥世仇、不必軍備競賽的歐洲,歐洲堅定地走向統一之途,以制止民族國家的尚武傾向。自1951年,法、德等六國在巴黎簽署關於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起,到今天日益壯大的歐盟,人們終於看到「一個和平,沒有關卡和障礙的大陸,那裏歷史和地理終於和諧一致」(歐盟憲章起草委員會主席艾斯塔英語)。

對亞洲國家是一面鏡子

由「民族認同」擴大到「歐洲認同」,歐盟東擴可以視為人類的一個巨大進步。

遠在亞洲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當他為無解的漢藏民族衝突感到苦惱時,驚喜地從歐盟的發展看到了人類的希望:「經濟關係環環相扣,政治關係也必然更加禍福相依。」達賴喇嘛評論說:「以歐盟為代表的國際政治結盟可能是此一全球趨勢最明顯的例子。這說明的確可能有一天,維持國家專屬軍隊可能會變得既不經濟,也不需要。保衛國家領土疆界的想法,很可能會被區域安全所取代。」他因此告誡西藏人放棄「民族國家的執著」,並盼望從歐盟走向一個不需要常備軍的世界。

無論是歐洲啟蒙主義的先驅,還是藏傳佛教的領袖,他們都在國際關係中持一種理想主義態度,即以人性善為依據,突破主權國家的視界,凸現人類整體的作用,因此鍾情於國際聯盟,提出超國家傾向的世界和平主張。

那麼亞洲呢?在歐盟東擴之際,不少人在討論這一重大事件對亞洲的影響。有人認為,由於歐洲國家內部互惠互利,會對中國的產品出口不利,因此,亞洲國家也應該實行「貿易一體化」。據說,東南亞國家聯盟各國領導人把歐盟作為一個發展的樣板,密切關注歐盟內較為貧窮的新歐洲國家如何與較富有的國家整合。

亞洲是否能學歐盟的榜樣?我看很困難,不但是因為亞洲各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差別巨大,而且因為亞洲並沒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一個國家加入歐盟的條件,是必須實行民主制度、尊重人權,這一點,亞洲最大的國家---共產黨中國就沒有做到。

最近,中國總理溫家寶就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碰了一個軟釘子。溫家寶要求歐盟解除對中國實施了長達十五年的武器禁運,被東道主以「中國的人權問題仍是歐盟關注的一個焦點」為由婉拒。不管歐盟國家多麼樂於和中國做生意,但「關注人權」是其基本理念,歐盟「軍售禁令」是與中國人權問題捆綁在一起的。

毫無疑問,一個強大而尊重人權的歐盟,對世界上任何專制國家都會產生壓力。那麼,歐盟是否會像有人所期待的那樣,成為抗衡美國的一股力量?我看未必,因為歐美在價值觀上基本一致,他們有時吵吵嚷嚷,其實只是兄弟之間的吵架而已。目前,擴大後的歐盟正在努力與美國改善關係。早在一百多年前,雨果就曾如此預言:「總有一天,我們將同時見到兩個龐大的集團,美利堅合眾國和歐洲合眾國,跨海握手,交流各自的物品、藝術和天才的創造……。」

(原載《開放》雜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洲股市搭亞洲和美國順風車開出紅盤
經濟一週:歐洲油價 投資中國 美就業好轉
經濟前景樂觀 歐美股市全面上揚
墨爾本白鴿成群 延請英專家解決氾濫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