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商品條碼 歐規美隨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7月13日訊】〔自由時報羅彥傑綜合報導〕由於在一場貿易規則與技術規格的拉鋸戰中,「歐洲商品編碼」擊敗「美國通用產品碼」成為全球條碼規格,迫使美國零售業者須在明年元旦前針對電腦系統與軟體程式做必要修改,讓結帳所用的條碼掃描器順利讀出全球條碼規格。紐約時報12日指出,這象徵美國企業的霸權地位已受到若干侵蝕的浪潮。

  美國與歐洲條碼規格的差異在於一為十二碼,一為十三碼。當歐洲在一九七七年建立自己的條碼時,曾師法美國的條碼規格。他們在審酌情勢後決定,基於產品以及要辨識的國家更多(當時歐洲共同體有十二國),因此需要額外增加一碼。

  所以歐洲條碼共有十三碼,而美國與加拿大則使用十二碼。十三碼的條碼規格急起直追,被大多數其他國家所使用。美國這一方最後只好與現實妥協。北美條碼仲裁機構「統一代碼委員會」已通知北美零售業者,條碼掃描器必須自明年元月起能辨識十三碼的條碼。

  做為辨識現代商業行為的代碼,條碼讓結帳服務更為快速,也讓複雜的市場研究等成為可行。全球每天要掃描條碼的產品超過五十億個。當條碼在三十年前問世時,電腦革命才剛如火如荼地展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腳踏車管理  可植入晶片或條碼建立車籍
香港十月將推出三款新防偽鈔票
關稅致生產轉移 沃爾沃電動車推遲對美交付
美宗教自由報告揭露中共打壓神韻演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