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深層腦部刺激術有效!

人氣 18
標籤:

【大紀元7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 韓婕報導) 台灣從事音樂創作的大師李泰祥14年前,50歲時,因罹患巴金森氏症,音樂生涯暫時畫上休止符。為了這個惱人的毛病,病急亂投醫,一心只想把雙手顫抖的問題給解決掉,於是四處求醫,尋找各地偏方。他前後花了上百萬元,嘗試過按摩、推拿、針灸,甚至還遠赴大陸,尋求所謂特異人士的氣功治療。三年前他接受手術,在腦部深處植入電極,不僅恢復大部分生活功能,擺脫疾病的陰影且能重新創作,唱出心中的悸動。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雖然患者智商不受影響,仍可正常思考,但肢體機能卻逐漸退化;不僅行動緩慢、肢體僵硬,且會出現不自主顫抖、運動失調,嚴重者甚至終日臥床無法行動。到目前為止,補充左多巴 (L-dopa)仍是治療巴金森氏症的主要方法,但效果有限。近年來醫學界積極投入研發各種巴金森氏症的療法,包括外科手術,其中最有成果的是一項在台灣已施行4年的「深層腦部刺激術」。

「深層腦部刺激術」是透過電擊方式激發活絡患者的神經細胞,延緩病情,並大幅改善各項症狀。儘管療效顯著,不過,台灣接受深層腦部刺激術治療的巴金森氏症患者並不多,原因就出在器材費用過於昂貴,一整套精細儀器就得花上台幣80萬元(約合美金2萬3仟元),健保並不給付,並非一般人所能負擔。

李泰祥先生出生於台東縣馬蘭鄉,阿美族人。從小就受到父親的影響,有著追求真、善、美的藝術態度。自然原野的生活方式,奠定了李泰祥先生往後藝術創作中濃厚鄉土情懷的泉源。在台灣音樂史上,有很多經典之作,繪人口的“橄欖樹”即由他所創作。

接受「深層腦部刺激術」治療之後,症狀改善許多,現在的李泰祥可以彈奏鋼琴,雖然協調性比以前差了些,寫起字來,字跡也容易歪七扭八,但他已經心滿意足。現年64歲的李泰祥,雖然消瘦許多、肢體動作仍有些不便,但嗓音依然動人,在與帕金森氏症奮鬥十多年之後,他驕傲地表示,他又能繼續創作,寫出動人的音樂曲譜。喜歡他的樂迷們,有耳福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核醫藥物TRODAT
 可早期診斷巴金森氏病
音樂家電極植腦治療巴金森氏症 接續音樂生涯
研究:新型油漆既能淨化空氣又能自我清潔
SpaceX發射新衛星追蹤太陽風暴 開啟新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