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光︰我所認識的楊小凱

人氣 24
標籤:

【大紀元7月24日訊】楊小凱患上肺癌數載,終醫療無效,不幸于七月七日早七時七七49分离開了世界。 2001年9月診斷為肺癌時,醫生說預期壽命只有3-6個月。但小凱有很強的生存欲望,堅持頑強抗斗,每天上下午各步行兩小時。我去年与他步行時,還比不上他的速度与持久。但一兩星期前我到他家看他時,他三次對我說,最大愿望是盡早上天堂,因為很痛苦。

我于1987年在美國馬里蘭大學訪問時,楊小凱打電話給我,有意到Monash 大學任職. 我讀了他寄給我的好文章, 又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楊曦光(文革時因撰寫《中國向何處去?》的文章而被打成現行反革命入獄十年), 馬上安排他到Monash 大學任講師 (1988), 以后又支持他于1989年升任高級講師,于1990年獲終身教職,1993年升任教授(Reader), 2000年任私座教授(personal chair)。另外,在Alan Powell 教授与我的聯合提名下,楊小凱于1993年被選為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

其他几次升等都比較順利,但提名小凱任私座教授,卻費了我不小的努力。1998年提名不成功,雖然我請到兩名經濟學諾獎得主Kenneth Arrow 与James Buchanan 為小凱寫了強有力的推荐信,但有關委員會說,推荐信雖然強力支持,但理由不夠詳細。1999年我再次提名時,得求這兩名諾獎得主把推荐信寫的長許多,結果才成功。

小凱來Monash后,我經常向人們介紹他入獄十年的光榮史。后來小凱曾兩次向我說,這事最好不要提起。他可能認為入獄不是光榮的事。為貪污搶殺等而入獄當然不是光榮的事,但為了改善社會而成為政治犯,我認為是很令人欽佩的事。這可能与我自己在中大學時代,在馬來西亞(當時還是馬來亞与新加坡)大搞馬共領導下的秘密學生運動有關。

楊小凱在獄中努力學習,出獄不久便開始陸續發表經濟學方面的論文,并出版了他最初的經濟學專著——《經濟控制論初步》和《數理經濟學基礎》。1982年,楊小凱被武漢大學經濟管理系聘為講師,1983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鄒至庄教授賞識,被普林斯頓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并獲得了福特基金會的全額獎學金。鄒至庄本要小凱研究計量經濟學,但小凱高瞻遠矚,堅持寫他自己創立的框架,用現代數理經濟學方法分析大體上被現代經濟學所忽視的古典經濟學的中心問題-分工与專業化。

結果石破天惊,不但于1988年獲得博士學位,后來并在《美國經濟評論》、《政治經濟學》等世界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1993年發表新框架的最主要著作《專業化与經濟組織》。此專著雖然是和我合著,但主要貢獻肯定是小凱的。小凱曾多次堅持此書的作者排名,應該根据英文姓氏,放我在前面。我說,我的貢獻不到四分之一,不足以根据姓氏排名。小凱說,某某X某某Y等都是放長輩在前面,而且是与姓氏排名相反的,而且那些長輩的貢獻,比你的還小。最后,我比小凱還更堅持,此書結果以小凱排前的正确方式排名,我并在序言中強調小凱的主要貢獻。但小凱把「壓倒式的主要貢獻」中的「壓倒式的」刪掉,我也沒有再堅持放回。不但在此專著上,在其它和我及他人合寫的文章上,小凱都是很樂意給合著者更大的名分的。例如,我們1997年的一篇文章結果是把我放在前面,實際上我的貢獻也是次要的,但那次小凱向我說了好多次,「我們有好几次合著都是Yang & Ng, 這次一定要放Ng & Yang」,我經不起他多次「糾纏」,就沒有再堅持。但我后來后悔沒有堅持。

《專業化与經濟組織》得到好几篇很正面的書評,例如Donald Smythe 在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4年,第691-2頁)上說:「這是一部有吸引力的原創性著作。立論中肯,主要見解令人信服。楊小凱、黃有光兩教授為我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觀經濟學方法,使我們有可能討論許多一直無法作形式化處理的課題。他們開辟了使微觀經濟學從資源配置問題轉向經濟組織問題的新方向。」(譯文根据《專業化与經濟組織》中譯者張玉剛<譯者的話>。)

小凱的新框架的重要,得到多名有名經濟學者的肯定,除了上述兩位諾獎得主,還包括許多其他著名人物,例如Jeffrey Sachs。諾獎得主布坎南 (James Buchanan)教授于2002年三月四日訪問MONASH大學, 主講研討會, 談 「新的經濟分析框架對全球化問題的啟示ڊ」,這新分析是指強調由專業化的經濟所造成的一般化報酬遞增。布坎南多次強調,這方面的分析是以楊小凱為主要創建人的新興古典經濟學或超邊際分析為最佳.。并說這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學研究。同年6月,布坎南申請到美國科學基金的資助,請楊小凱、史鶴凌与筆者到美國向從美國各大學邀請來的經濟學者与研究生講述与討論我們的分析。布坎南對小凱的貢獻的重視,有目共睹。

2001年,由Blackwell出版,楊小凱發表了《經濟學:新興古典經濟學与新古典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超邊際分析与邊際分析》兩本論述新框架的英文教科書。兩書受到多名匿名審稿人的一致評价,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貢獻,它將對与增長和發展提出新穎的看法」。兩書在2004年在國內出版中文版。他所提出和建立的經濟理論,隨著他与他的合著者和學生們的不斷深入研究,更全面与完善,已越來越得到國內外經濟學界同仁們的認同与關注。

身為炎黃子孫的楊小凱也非常關注中國改革,在香港、台灣報刊上發表了許多有關中國改革的評論文章。這些文章大部分被收入《當代經濟學与中國經濟》論文集,該書在1997-1998年列入了中國圖書銷售排行榜的前列。你可以不同意小凱的觀點,但不能說小凱沒有自己獨特的觀點。我從小凱的評論文章中也學到許多東西,例如小凱所強調的「共和」,但體會不深,面見小凱時,還不時向他當面請教。

小凱是個工作狂。我們的秘書曾經說,小凱每天工作12小時,每周工作7天。為了他的健康和家庭,我曾經多次勸他減少工作。但他說,有時候(其實是常常)很難停。我說,有什么難停,你就停嗎!小凱寫過一本六七百頁的書,七個月就寫完。我寫一本二三百頁的書,卻要用好几年。

不過,我并不完全同意小凱的觀點。我認為他或因受共產党十年監獄的折磨,思想變成過分右傾,只看到市場經濟的長處,沒有足夠認識市場失誤。尤其是在環保与過度物質主義等方面,市場失誤嚴重。關于我們新框架中的一些問題,我和小凱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這是健康的現象。如果不是盲從,能達到大同小异已經很不容易。

近几年,小凱和我及其他同事在Monash大學經濟學系成立了「報酬遞增与經濟組織」的研究中心,籌辦了學術期刊《Division of Labour and Transaction Costs》(將出版),并与布坎南、孫廣振合篇叢書《Increasing Returns and Inframarginal Economics》。希望有更多的學者和學生對小凱生前的重要研究繼續發揚光大。為此,研究中心決定在Monash University成立楊小凱教授紀念基金。募捐得來的義款(捐款已确定可以扣稅),將用來頒發獎學金, 研究金, 楊小凱最佳論文獎,与/或楊小凱紀念講座等,以繼續發展小凱創立的新興古典經濟學(或超邊際經濟學)的研究。捐款請寄給吳胡慧芳女士,地址如下。

支票抬頭請寫:Monash University – Professor Xiaokai Yang Memorial Fund.
Ms Cora Ng (吳胡慧芳)
地址:Centre of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Organisatio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Monash University,
Clayton, VIC 3800,Australia。
Email: Cora.Ng@BusEco.monash.edu.au
電話:: 61-3-99058596 ; Fax: 61-3-99055476
(本文部分根据楊小凱的妹妹楊暉所提供的一些資料,謹此致謝。)

2004年7月12日于Monash 大學。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黃河清:悼楊小凱先生輓聯
任不寐:楊小凱,站在李慎之與路德之間
楊小凱英年早逝 學術成就獲同行推崇
聶輝華:楊小凱 - 華人經濟學界的「驕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