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頓轉移醜聞焦點? 查無實據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7月25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宜君美聯社華盛頓24日電〕美國九一一事件調查委員會提出的最終調查報告指出,並無證據顯示,前總統克林頓1998年下令空襲恐怖首腦賓拉丹在蘇丹與阿富汗的據點,是為了分散外界對其與前白宮實習生李文斯基性醜聞的注意力;但此樁醜聞與其他議題可能影響克林頓政府稍後對使用武力對付賓拉丹問題的討論。

 九一一調查報告指出,外界對美國當年空襲蘇、阿兩國的反應,包括此一行動「過於挑釁」的「尖銳批評」。美國的肯亞與坦尚尼亞大使館在九八年8月7日分別遭炸彈攻擊。克林頓政府於同月20日,利用軍艦從海上發射巡弋飛彈,攻擊蘇、阿境內疑似為賓拉丹資產的目標。克林頓的幕僚向九一一調查委員會作證時表示,他們建議克林頓發動空襲,只是基於國家安全考量。調查委員會表示:「我們沒有理由質疑他們的說法。」

 九一一報告表示,「當時克林頓總統正陷於李文斯基醜聞的風暴中,此事從當年到1999年的前幾個月,持續吸引民眾的注意」,「(醜聞 ) 發生時,一九九七年有一部賣座電影『桃色風雲搖擺狗』,內容為總統佯裝發動戰爭,分散民眾對國內醜聞的注意;國會中有部分共和黨人士質疑(對蘇、阿發動 ) 空襲的時機」。此件醜聞導致美國眾議院對克林頓提出彈劾,但後來在參院表決時未能過關。

 九一一報告僅以極小篇幅提及克林頓與李文斯基的性醜聞,但調查委員會成員花費許多時間,討論應否與如何在報告中談論此事。最後委員們認為事關重大,決定提及此件醜聞,但措詞相當謹慎。報告指出,參與此項空襲行動決策的所有人都了解克林頓面臨的問題;據當時的國家安全顧問柏格表示,克林頓告訴他,不須顧及這些問題,「不論如何他們都會胡扯」,所以應該做正確的事。

 調查委員會表示並無理由質疑克林頓與其幕僚發動空襲的動機。但調查報告指出,空襲失敗、外界根據電影情節的含沙射影、兩大黨當時的強烈對立,以及事後在蘇丹遭空襲地點取得的證據的本質等,都可能影響克林頓政府後來對應否動用武力對付賓拉丹的討論;不過柏格向委員會作證時表示,他感覺不出有任何影響。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柯林頓在回憶錄中 悔恨與呂茵斯基發生緋聞
柯林頓:伊拉克戰爭布希決策錯誤
英記者追問誹聞 克林頓動怒
柯林頓在cbs受訪  未逮捕賓拉登是任內最大遺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