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將至 沿淮居民仍住劣質安居房

標籤:

【大紀元7月25日訊】(亞洲時報在線記者焱樺7月25日報導)中國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6月23日交出的200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報告指出:“安徽省霍邱縣降低上級補助標準,剋扣1804戶災區群眾的建房資金360萬元”,以致建房標準降低、偷工減料,安居房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眼看汛期將至,亞洲時報在線特約記者走訪了去年沿淮受災地區,發現諸多圍繞安居房的問題仍未解決,例如質量的安居房能否承擔安置當地居民的重任確實教人擔憂。

淮河第一次洪峰於7月21日安全通過中國安徽王家壩大閘;第一次洪峰能順利通過王家壩,不少沿淮居民都捏一把汗。在至關重要的淮河防汛工程——沿淮居民安置房工程,到目前為止仍有諸多問題尚未解決;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不少沿淮居民仍住劣質安居房。

在阜陽市阜南縣,他們共同提到的就是,安居房的質量問題:有不少房子還沒入住就出現裂痕、漏水等問題。

李金華的審計報告中點名批評的曹集鎮安居工程,是記者所見最大的一處安居工程,安居房成“非”字型延綿排開,望眼看去10幾排還看不到頭,但集中了好幾個村的曹集鎮安居房入住率並不很高。一位元已入住的大媽向記者表示自己的擔心,“現在曹集鎮的安居房住的不多,房子質量不成,剛住屋頂就裂,1釐米寬的口子,下雨天就麻煩了,又沒人管,沒辦法只能自己找些瀝青補補。”

除了對房屋劣質不滿,村民對安居房集資款的徵收標準設置“不合理”也表示不滿。一位住曹集鎮安居房的大爺憤憤不平:“我們村兩間40多平米的房要給2500(元),但我家人多,要三間房就得給1,1000(元),足足比兩間房要貴了4倍,對我們來說負擔重啊。”當記者提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何不5,000元買兩套房,或是找人投訴處理。大爺一臉無奈:“不行,上面規定了要按照戶籍要房,一戶只能買一套房,不能買兩套。反正超過兩間就是這個價,我也不知道。投訴?找誰投訴去?還不是給錢住著先,到時再說!”對於這種極為不合理的集資費,因為投訴無門,村民只能默默忍受。

在阜陽市阜南縣老觀鄉,和平村村民告訴記者,老鄉對去年洪災政府賠償的青苗費已按照每畝70元的標準到手,對於這點,他們還是滿意的;但是,對建安居房和大壩佔了他們土地,佔地補償到現在仍沒著落十分擔心。一村民表示,聽說佔地費可能會以每畝270-300多元來賠償,而且會按照耕地所種植的作物定賠償標準。例如,水稻的賠償較高,可以達到每畝400多元,而花生則只有每畝百多元。但是,直到現在具體如何操作尚不得而知,該村民說:“我們只希望補償能早點定下來,說到做到。”

就安居房集資款,一位在安居房工地開飲食店的和平村村民表示:“建房都沒通過村幹部,他們(包工頭)建這房沒賺黑錢,錢都是直接交給包工頭的;再說我們就是在工地上開小食店,知道磚都要兩毛三的一塊,滿打滿算兩間房一萬五(政府出資部分)他們賺不了多少錢。”該村民介紹,他們村有條件住安居房住的都是安全線28.5米以下的住戶,而28.5米以下則原地不動。他們村每戶給包工頭2600元,就可以得到兩間一套50多平米的住房,有些住戶已經拿到鑰匙入住了。

然而幸運者畢竟是少數,一個參與攀談的康樓村村民就抱怨,他們村就要通過村幹部,集體把錢交給村幹部,每戶要交3000千多元,但是到現在房子還沒拿到鑰匙,不知道具體如何操作。此外,他還表示,其實佔地費其實早撥到生產隊裏,但就再也沒往下動,能否在汛期前拿到安居房誰也不知道。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安徽淮河流域發生自1954年以來最大的洪水。沿淮鄉鎮作為蓄洪區遭受了巨大損失,中國中央撥出大筆資金用於這些蓄滯洪區災後重建。據統計,2003年7月至2004年2月,中央下達的救災補助資金、蓄滯洪補償資金以及建房補助資金等救災資金總額超過23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汛期又到,防汛工作、以及一旦洪災再次襲來當地居民的安置工作,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佔地費尚未著落,安居房鑰匙仍未到手,房屋劣質,沿淮受災鄉鎮安居工程的這些問題在記者截稿為止仍懸而未結。雖說今年淮河的第一次洪峰已順利通過了王家壩大閘,誰能保證第二洪峰過境安徽時,沿淮居民仍能幸運地躲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暫停輸入來自安徽的活禽鳥及禽肉
澳門當局關注大陸及泰越禽流感情況
安徽高致病性禽流感疑為候鳥水鳥傳播
中國大陸傳H5N1禽流感疫情台灣全面警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