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台灣來鴻:臺灣的「種族歧視」

BBC中文網臺北特約記者楊孟瑜

人氣 604
標籤:

【大紀元7月27日訊】一般都知道,臺灣有族群問題,那什麽時候又多了個”種族歧視”呢?族群問題基本上指的是土生土長的臺灣本省人,與1949年前後自大陸來臺灣所謂的外省人之間的摩擦,那”種族歧視”問題指的又是什麽呢?

這問題,這一陣子以來在臺灣鬧得沸沸揚揚的,而感覺到被歧視的,是臺灣的外籍新娘和原住民。

先說”外籍新娘”吧,顧名思義,這指的是嫁到臺灣的外國籍媳婦,不過在臺灣若用到這個詞,大多指的是越南、印度尼西亞,甚至包括大陸新娘。

這幾年,臺灣男子娶這類外籍新娘的情形漸漸增多。原因是,臺灣的適婚男女中,男性明顯多過女性,再加上隨著經濟發展,臺灣本地女子大多經濟獨立、知識水平高、自主意識強,單身日子過得好,晚結婚或不願結婚,或結了婚卻不打算生孩子的,大有人在。於是臺灣不少社會基層男子,轉而向外覓妻,一些穿梭在東南亞地區的婚姻仲介所也應運而生,標榜著娶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娘,花費既少,對方又聽話、肯傳宗接代等,不斷串連起這種異國婚姻。

對比的是,臺灣的出生率正年年下降,政府擔心未來人口減少,影響社會發展之際,又發現到臺灣”自己人”越來越少生孩子,”外籍新娘”生的孩子則漸漸增加,而娶外籍新娘的又大多是經濟能力、教育程度較低的家庭,於是,一位教育部次長在一場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上,提出了希望外籍新娘和大陸配偶”不要生那麽多”的呼籲。

外籍新娘反彈

結果,引發了這些外籍新娘的反彈,帶著她們的孩子到教育部前抗議,指責官員這是”種族歧視”。其中,有個大男孩的母親正是從印度尼西亞嫁到臺灣,他用自己在臺灣自高中到大學都考上第一流學府做例子,強調外籍新娘生的孩子不會”低人一等”。

當天,那位惹出風波的次長沒有出面,不過教育部有其他官員出來說明表示:”近來我們也接到很多反應。事實上,教育部只是基於善意的提醒,並沒有種族歧視的意思,因爲這些都是我們未來的”新臺灣之子”。”

“新臺灣之子”,正是臺灣一個新興的現象。”臺灣之子”這個名詞,出自現任總統陳水扁當年首度參選總統時出了一本自傳,書名就叫做”臺灣之子”。如今,臺灣輿論則普遍借用這個名詞,以”新臺灣之子”來泛指新移民所生的孩子,這些新移民包括了日漸增多的外籍新娘和大陸新娘,據估計,單以臺北市來說,5年後進入小學就讀的新生中,就有八分之一會是這些新移民所生的孩子。

這些孩子的”母語”和成長,肯定和陳水扁這類”舊臺灣之子”不同,卻會漸漸成爲臺灣的另一群主流份子,因此各方有識之士已在呼籲政府重視此現象,要協助這些新移民融入臺灣社會,而非歧視他們。

與”新移民”成對比的,就是臺灣的”原住民”了,巧合的是,近來也遭到了歧視的待遇。

臺灣的”原住民”,就是大陸所稱的”臺灣高山族”,早年被臺灣稱做”山地人”或”山胞”,80年代他們在臺灣的解嚴氣氛中奮力爭取,擺脫掉原來帶有歧視意味的名稱,而由政府明定改稱爲”原住民”,也就是指比漢人更早的、原來就住在臺灣島上的居民。

基本上,臺灣的”原住民”大多住在山地部落,屬於社會上較弱勢的一群。這個月(7月)初臺灣因一場蒲公英颱風(臺灣譯做敏督利颱風)的豪雨成災,中南部山區又發生嚴重的土石流災情,當時副總統呂秀蓮談到山區濫墾濫建,破壞了大自然,不值得去救等談話,令原住民覺得呂秀蓮在指他們是”禍首”,因而大感憤慨,要求呂秀蓮道歉。  

然而呂秀蓮認爲自己沒有錯,在接下來的一連串解釋中,還提出了建議原住民遷出山區,移民到中美洲臺灣的邦交國去開墾,以及,據她瞭解,臺灣最早的居民不是原住民,而是一種矮黑人等說法,搞得原住民們是氣上加氣,風波越演越烈。

原住民中有男士出面反諷說,他要向呂秀蓮求婚,兩人結婚後一起移民中南美,他願意如此”犧牲自己”,好讓其他族人能留在臺灣。還有其他原住民北上到總統府前抗議;7月18 日民進党開全國黨代表大會這天,另有一群原住民在南投縣山區以獵槍朝總統府方向”鳴槍”,表示”宣示主權、捍衛家園”。這種鳴槍舉動,以前可是原住民在抗拒日本統治臺灣的”抗日事件”中才出現過,如今竟然又再現。

臺灣輿論也普遍抨擊呂秀蓮發言不當。呂秀蓮後來逐漸封口,不過並沒有道歉,而指是外界扭曲了她的談話,並強調她尊重原住民,而且”大家都是臺灣人”。

從”新移民”到”原住民”,臺灣這兩場”種族歧視”風波引來了社會上普遍的關注與討論。評論者大都聲援被歧視的兩種住民。

而從”原住民”到”新移民”,也反映了臺灣的人口組成正在變動之中,半世紀前由於國民黨政府遷台而出現本省人與外省人之分,而未來是否會有”新臺灣之子”與”舊臺灣之子”之別呢?這,都將牽動著臺灣的發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調查顯示種族歧視問題日益嚴重
英警方去年攔檢  亞裔人次數驟增遭批評
種族歧視標語再現西澳柏斯
澳洲警方調查柏斯種族歧視塗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