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居正:李顯龍出任總理 各方期盼殷切

明居正  台大政治系教授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18日訊】並不令人意外的,在擔任副總理十四年後,李顯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長子,終於接替吳作棟成為新加坡第三任的內閣總理。

自他的成長過程來看,他在教育與政治兩方面都擁有相當完整的背景。由於父親李光耀的堅持,他自幼即接受完整的華文教育,並對中華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弱冠時,負笈英國康橋大學鑽研數學;畢業後轉往美國,先到堪薩斯學習陸軍的指揮與參謀,繼而遊學哈佛取得公共行政碩士學位。

返國後,他先後歷任陸軍的司長、參謀長與國防部政治秘書,後來轉任國會議員。數年後,進入內閣,先後擔任貿易與工業部長及兩屆國防部長。一九九○年,李光耀宣布退休,吳作棟繼任總理,隨即提名李顯龍擔任副總理,以至於今。

李顯龍從政經歷豐富,風評亦佳,但是新加坡一般輿論都認為他較為拘謹,親和力不足。吳作棟即曾經表示,李顯龍的不講廢話、不妥協與過於強硬的個性應略軟化。但是西方媒體對他則頗為肯定,有人甚至以「哲學家王子」(或譯哲君)稱呼他,顯見期盼甚深。

就職當天他以英、華及馬來三種語言發表題為「齊心共創美好未來」的演說,在演說中他勾勒出未來的施政方向。內政方面,他強調要發掘優秀人才、強化政府;調整經濟結構、加強活力與競爭力;開放社會輿論與思想,刺激社會進步。外交方面,他強調繼續保持與美國的友好關係、加強與鄰國的關係以及及持續反恐。

新加坡獨立近四十年來在極為艱困的情況下勉力發展,終於成為舉世肯定的四小龍之一。人們今日會對李顯龍的就職賦予這麼大的關注,其實也就是這種肯定的投射。

或許有人會認為,李顯龍的成長與從政難免有其個人的幸運之處,但是當他接下總理一職時,他所面對的就是真實的挑戰。他的成敗不僅關乎個人的毀譽得失,更是新加坡三百一十萬人未來生存發展之所繫。──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水扁:遺憾在野黨關注選舉 忽略國際情勢
李顯龍:經改奏效  星國今年經濟已強勁上揚
李顯龍預測製造業是新加坡經濟增長主要動力
李顯龍能否走出父親李光耀的執政模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