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選 民主派氣盛

標籤:

【大紀元9月12日訊】〔自由時報特派記者黃忠榮香港報導〕香港第三屆立法會選舉今天投票,這次選情空前激烈,參選人數、選舉人數創下新高,九十人角逐三十席地區直選席位,競爭程度引起中國重視及海內外關注。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選舉事務處正式公告,這次登記的選民人數從上一屆的三百零五萬五千三百七十八人,增至為三百二十萬七千兩百二十七人,增加了四.九七%。

12日的第三屆香港立法會選舉將選出六十名議員,但其中僅半數(即三十席 )是由三百二十萬名一般選民投票普選產生(即地方直選 ),另外三十名所謂「功能組別」的立法會議員,則分別依據其所屬的組別由約二十萬名特殊選民選舉產生。這部分共有七十二名候選人參選,其中十一個界別由於只有一個候選人,等於同額參選,提前宣布自動當選。

地方直選則分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與新界西五大選區,選舉方式採比例代表制及最大餘額法,港府估計投票率可望超越上抬舉,達五十五%以上。

熟悉香港選情的學者專家指出,這次選舉幾乎等同「泛民主派」與北京政府的大對決,泛民主派挾著去年「七.一」大遊行的民氣可用,繼續打著「雙普選」的競選主軸,亦即爭取2007年特首直選、2008年立法會普選,爭取選民的認同,力求擴大版圖。

香港選情專家表示,北京擔心泛民主派囊括太多席次,將有礙於香港特區穩定,亦即泛民主派可能以立法會席次優勢掣肘特首施政,因此,北京政府前所未有的進行各種複式動員,舉凡中國官員以寫信、電話向工商界拜票、奧運金牌選手訪港等,企圖激起港人的愛國心,拉抬「親中派」的選情。

香港大學政治系教授與民主異議人士鄭宇碩說,民主派要是在立法會中掌握更多席次最好,有無實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民主派在立法會選舉的勝利,將向香港特區政府、北京中央政府及全世界傳達一項訊息:香港要改變。

這屆立法會選舉的焦點,是在去年11月區議會選舉中大勝的民主派,能否在立法會選舉中乘勝追擊,在立法會取得過半數議席,以取得議會的控制權,而中國全國人大於今年4月對香港基本法的解釋,直接否決香港二○○七、○八年直選的民眾要求,影響選情程度如何有待觀察。

根據以拿下過半數席次為目標的民主派內部估計,民主派候選人可望在地方直選中取得二十至二十二席,其餘席次由其他親中派系與無黨派人士瓜分。民主派在地方直選中享有優勢已無庸置疑,目前的問題僅在於能否再拿下更多席次。

至於在功能組別中,民主派估計可拿下四至六席,因此若一切順利,民主派最後可望拿下二十八席。一般認為,民主派若能拿下二十七、八席,便足以對香港特區政府施政造成壓力。

相關新聞
香港立法會選舉 北京策略倍受囑目
歐亞基金會與香港學者就選舉交換意見
港府新措施配合內企自由行
港府預期立法會選舉投票率高於上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